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有关类固定短语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关于“一+VP”的考察 | 第12-14页 |
1.2.3 谓词性成分前“一个”的考察 | 第14-15页 |
1.2.4 “一V一个A”格式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理论、方法以及语料来源 | 第16-18页 |
1.3.1 理论和方法 | 第16页 |
1.3.2 语料说明 | 第16-18页 |
二 “一v一个A”格式的句法分析 | 第18-27页 |
2.1 格式的构成分析 | 第18-22页 |
2.1.1 “V”、“A”的选用考察 | 第18-22页 |
2.2 “一v一个A”格式共现及复现成分 | 第22-23页 |
2.2.1 与“一v一个A”格式共现成分考察 | 第22页 |
2.2.2 与“一v一个A”格式复现成分考察 | 第22-23页 |
2.3 “一v一个A”格式的句法功能 | 第23-25页 |
2.3.1 作主语 | 第23页 |
2.3.2 作谓语 | 第23-24页 |
2.3.3 作宾语 | 第24页 |
2.3.4 小句形式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三 “一V一个A”格式的语义分析 | 第27-34页 |
3.1 “一V一个A”格式的语义特征分析 | 第27-32页 |
3.1.1 动词前的“一”以及“一个”的语义特征 | 第27-28页 |
3.1.2 “V”、”A”的语义特征 | 第28-31页 |
3.1.3 “一V一个A”格式的语义特征 | 第31-32页 |
3.2 “一V一个A”格式的语义关系分析 | 第32-33页 |
3.2.1 “一V一个A”格式的内部语义关系 | 第33页 |
3.2.2 “一V一个A”格式的外部语义关系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四 “一V一个A”格式的语用分析 | 第34-38页 |
4.1 “一V一个A”格式的表达功能 | 第34-35页 |
4.1.1 话题焦点的凸显功能 | 第34-35页 |
4.1.2 表达的简约性和经济性 | 第35页 |
4.1.3 表达的主观性 | 第35页 |
4.2 “一V一个A”格式的口语语体色彩 | 第35-36页 |
4.3 “一V一个A”格式的主观肯定的评价色彩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五 “一V一个A”格式的形成及发展 | 第38-45页 |
5.1 “一V一个A”格式的历时使用情况 | 第38-39页 |
5.2 “一V一个A”格式的成因 | 第39-41页 |
5.2.1 由“一X一个Y”格式类推而来 | 第39-40页 |
5.2.2 “一V一个A”格式与结构语法化和功能语法化 | 第40-41页 |
5.3 格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原因 | 第41-44页 |
5.3.1 趋势一:能产性有限,总量没有大幅度增长 | 第41-42页 |
5.3.2 趋势二:“A”为“准”的数量比重大 | 第42-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六 结语 | 第45-47页 |
6.1 本文的基本认识 | 第45-46页 |
6.2 本文的不足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