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自我和谐、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自我和谐的研究综述第11-14页
        1.1.1 自我和谐的概念第11-12页
        1.1.2 自我和谐的测量第12页
        1.1.3 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1.2 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1 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第14-15页
        1.2.2 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第15-16页
        1.2.3 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分析第16-17页
    1.3 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第17-21页
        1.3.1 同伴关系的概念第17-18页
        1.3.2 同伴关系的测量第18-19页
        1.3.3 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9-21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21-23页
    2.1 问题提出第21页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2.3 研究假设第22-23页
3 实证研究第23-25页
    3.1 研究工具第23-24页
        3.1.1 自我和谐量表第23页
        3.1.2 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第23页
        3.1.3 同伴关系量表第23-24页
    3.2 研究对象第24页
    3.3 研究过程第24-25页
4 研究结果第25-33页
    4.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25页
    4.2 高中生自我和谐的发展特点第25-27页
        4.2.1 高中生自我和谐的发展状况第25-26页
        4.2.2 高中生自我和谐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26页
        4.2.3 高中生自我和谐的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第26-27页
    4.3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第27-29页
        4.3.1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状况第27-28页
        4.3.2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28页
        4.3.3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第28-29页
    4.4 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发展状况第29-30页
        4.4.1 高中生同伴关系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29页
        4.4.2 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第29-30页
    4.5 高中生自我和谐、情绪调节策略和同伴关系的相关分析第30页
    4.6 高中生自我和谐、情绪调节策略和同伴关系的回归分析第30-31页
        4.6.1 同伴关系和自我和谐各维度之间的回归分析第30-31页
        4.6.2 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关系的回归分析第31页
        4.6.3 自我和谐各维度、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关系的回归分析第31页
    4.7 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分析第31-33页
5 分析与讨论第33-39页
    5.1 高中生自我和谐的状况第33-34页
        5.1.1 高中生自我和谐的整体状况第33页
        5.1.2 高中生自我和谐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33页
        5.1.3 高中生自我和谐在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中的差异第33-34页
    5.2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状况第34-35页
        5.2.1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整体状况第34页
        5.2.2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34-35页
        5.2.3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在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第35页
    5.3 高中生同伴关系的状况第35-36页
        5.3.1 高中生同伴关系的整体状况第35页
        5.3.2 高中生同伴关系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35-36页
        5.3.3 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第36页
    5.4 高中生自我和谐、情绪调节策略以及同伴关系的关系第36-39页
        5.4.1 高中生的自我和谐与同伴关系之间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第36-37页
        5.4.2 高中生自我和谐与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性分析第37页
        5.4.3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关系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第37-38页
        5.4.4 高中生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在自我和谐与同伴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第38-39页
6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39-43页
    6.1 研究结论第39页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9页
    6.3 对学校教育的建议第39-41页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附录第49-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养生地产的开发:环境、模式与风险研究--以长兴万益欢乐水岸为例
下一篇:石墨烯/二硫化钼/二硫化锡复合负极电池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