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儿童的双重否定理解能力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1. 选题理由与意义 | 第8-9页 |
| 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2.1 研究目标 | 第9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双重否定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22页 |
| 1.1 双重否定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0-17页 |
| 1.1.1 双重否定的界定 | 第10-11页 |
| 1.1.2 双重否定的类型 | 第11-15页 |
| 1.1.3 双重否定的逻辑语义描写 | 第15-17页 |
| 1.2 儿童理解双重否定的实验研究 | 第17-20页 |
| 1.3 儿童语言发展的性别差异 | 第20页 |
| 1.4 前人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第22-26页 |
| 2.1 实验目的 | 第22页 |
| 2.2 实验被试 | 第22页 |
| 2.3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 2.4 实验任务及程序 | 第24-25页 |
| 2.5 实验数据统计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 3.1 儿童理解双重否定的年龄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 3.2 儿童理解双重否定的性别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3.3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31-38页 |
| 4.1 汉语普通话儿童双重否定理解的发展 | 第31页 |
| 4.2 汉语普通话儿童理解双重否定的顺序 | 第31-37页 |
| 4.2.1 影响双重否定理解的因素 | 第31-36页 |
| 4.2.2 语境关联度对理解双重否定的影响 | 第36-37页 |
| 4.3 性别因素对儿童理解双重否定的影响 | 第3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结语 | 第38-40页 |
| 1. 本研究的结论 | 第38-39页 |
| 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39-40页 |
| 附录实验材料 | 第40-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