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零 绪论 | 第8-16页 |
0.1 选题理由与选题意义 | 第8-9页 |
0.1.1 选题理由 | 第8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0.2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9-10页 |
0.2.1 研究目标 | 第9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0.2.3 语料来源 | 第10页 |
0.3 时间连接成分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0.3.1 本体研究 | 第10-14页 |
0.3.2 习得研究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汉语篇章时间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和隐现规律 | 第16-57页 |
1.1 汉语篇章时间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 | 第16-33页 |
1.1.1 起始时间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 | 第16-23页 |
1.1.2 接续时间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 | 第23-30页 |
1.1.3 结尾时间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 | 第30-33页 |
1.2 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隐现规律 | 第33-54页 |
1.2.1 起始时间连接成分的隐现规律 | 第33-43页 |
1.2.2 接续时间连接成分的隐现规律 | 第43-50页 |
1.2.3 结尾时间连接成分的隐现规律 | 第50-54页 |
1.3 小结 | 第54-57页 |
第二章 韩国留学生篇章起始时间连接成分的习得考察 | 第57-82页 |
2.1 初时时间连接成分的习得考察 | 第57-68页 |
2.1.1 使用情况考察 | 第57-60页 |
2.1.2 正确用例和偏误分析 | 第60-66页 |
2.1.3 分级排序及教学建议 | 第66-68页 |
2.2 前时时间连接成分的习得考察 | 第68-80页 |
2.2.1 使用情况考察 | 第68-71页 |
2.2.2 正确用例和偏误分析 | 第71-78页 |
2.2.3 分级排序及教学建议 | 第78-80页 |
2.3 小结 | 第80-82页 |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篇章接续时间连接成分的习得考察 | 第82-106页 |
3.1 后时时间连接成分的习得考察 | 第82-95页 |
3.1.1 使用情况考察 | 第82-85页 |
3.1.2 正确用例和偏误分析 | 第85-92页 |
3.1.3 分级排序及教学建议 | 第92-95页 |
3.2 同时时间连接成分的习得考察 | 第95-104页 |
3.2.1 使用情况考察 | 第95-97页 |
3.2.2 正确用例和偏误分析 | 第97-102页 |
3.2.3 分级排序及教学建议 | 第102-104页 |
3.3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篇章结尾时间连接成分的习得考察 | 第106-119页 |
4.1 结尾时间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考察 | 第106-109页 |
4.1.1 与本族语者使用情况的对比 | 第106-107页 |
4.1.2 各阶段使用情况分析 | 第107-109页 |
4.2 结尾时间连接成分的正确用例和偏误分析 | 第109-115页 |
4.2.1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 第109-110页 |
4.2.2 偏误分析 | 第110-115页 |
4.3 分级排序及教学建议 | 第115-117页 |
4.3.1 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结尾时间连接成分的设置情况考察 | 第115-116页 |
4.3.2 教学分级建议 | 第116-117页 |
4.4 小结 | 第117-119页 |
结论 | 第119-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