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4.1 云课堂学习平台 | 第15-16页 |
1.4.2 基于云课堂学习平台的学习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2.1 基于云课堂学习平台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2 技术接受与采纳模型 | 第20-23页 |
2.2.1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0页 |
2.2.2 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 | 第20-21页 |
2.2.3 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 第21-23页 |
2.3 基于云课堂学习平台的影响因素模型 | 第23-25页 |
2.4 课堂氛围对学生学习相关因素的影响 | 第25-27页 |
2.4.1 课堂氛围概述 | 第25-26页 |
2.4.2 课堂氛围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5 连接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 第27-29页 |
2.5.1 连接的课堂氛围概述 | 第27页 |
2.5.2 连接的课堂氛围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3 研究设计与构成 | 第29-34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29-30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30-33页 |
3.3.1 《大学生云课堂学习平台使用现状调查问卷》(预测试)编制 | 第30-31页 |
3.3.2 《大学生云课堂学习平台使用现状调查问卷》(预测试)修订 | 第31-32页 |
3.3.3 学生访谈提纲 | 第32-33页 |
3.4 研究过程 | 第33-34页 |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4-46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4.2 信度分析 | 第35-36页 |
4.3 效度分析 | 第36-37页 |
4.3.1 聚敛效度 | 第36-37页 |
4.3.2 区别效度 | 第37页 |
4.4 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检验与修正 | 第37-43页 |
4.4.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第37页 |
4.4.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检验 | 第37-39页 |
4.4.3 模型修正 | 第39-40页 |
4.4.4 假设检验 | 第40-43页 |
4.5 学生访谈分析 | 第43-46页 |
4.5.1 访谈对象 | 第43页 |
4.5.2 访谈结果 | 第43-46页 |
5 研究结果与建议 | 第46-50页 |
5.1 研究结果 | 第46-47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47-50页 |
5.2.1 简化云课堂学习平台的操作,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 第47-48页 |
5.2.2 关注学习同伴之间的影响,发挥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 | 第48-49页 |
5.2.3 重视云课堂学习平台的使用,鼓励在线教学创新 | 第49-5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0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附录1 | 第61-64页 |
附录2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