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概况 | 第8-9页 |
| 第一节 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背景 | 第8页 |
| 第二节 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特点 | 第8-9页 |
| 第三节 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成就 | 第9页 |
| 第二章 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小芹”角色的人物色彩特点 | 第9-16页 |
|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戏剧性 | 第9-11页 |
| 一、勇敢有自我认识的村姑形象 | 第9-10页 |
| 二、具有进步思想的农村女性形象 | 第10页 |
| 三、拥护民主同封建作斗争的进步女性形象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音乐形象的塑造 | 第11-12页 |
| 一、戏曲元素的运用 | 第11-12页 |
| 二、旋法的塑造作用 | 第12页 |
| 第三节 “小芹”人物演唱时人物色彩的表现 | 第12-16页 |
| 一、咬字对人物情感的表现作用 | 第12-13页 |
| 二、音色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 第13-16页 |
| 第三章 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小芹”人物的审美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一节 艺术美学价值 | 第16页 |
| 第二节 民族歌剧人物塑造的成功典范 | 第16-17页 |
| 结语 | 第17-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 致谢 | 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