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概说中学语文人文教育 | 第11-15页 |
(一)关于人文精神 | 第11-12页 |
(二)人文性,不仅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又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 | 第12-13页 |
(三)语文阅读教育的人文内涵 | 第13-15页 |
第一章“导学案”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调查 | 第15-19页 |
一、导学案在该校开展的基本情况 | 第15页 |
二、导学案的构成要素 | 第15-16页 |
三、导学案的实施过程 | 第16-17页 |
(一)准备阶段 | 第16页 |
(二)课上实施阶段 | 第16-17页 |
(三)课后反馈阶段 | 第17页 |
四、取得的成绩 | 第17-19页 |
第二章“导学案”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教育的弱化现象 | 第19-29页 |
一、内容习题化,应试成分明显 | 第19-20页 |
二、编制模式化,学生思维受制 | 第20-24页 |
三、学科特点淡化,语文人文性削弱 | 第24-25页 |
四、合作探究忽视个体差异,缺乏人文关怀 | 第25页 |
五、课堂程式化,学生兴趣减弱 | 第25-29页 |
第三章“导学案”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 第29-38页 |
一、对导学案的编制建议 | 第29-32页 |
(一)认清导学案的定位 | 第29-30页 |
(二)优化学案设计,回归文本 | 第30-31页 |
(三)师生共同参与编制 | 第31页 |
(四)体现生活即语文的特点 | 第31-32页 |
二、对导学案的使用建议 | 第32-38页 |
(一)合理取舍导学案 | 第32-33页 |
(二)阅读教学的“导学案”应提前发放 | 第33页 |
(三)阅读教学中“导学案”在于教师的“导” | 第33-36页 |
(四)增强“导学案”教学中的朗读环节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附录A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