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导论第8-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 概念的界定第9-10页
  1.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的涵义第9页
  2. 对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可能出现的诘难的回答第9-10页
 (三)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 "教育生活化"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2. "德育生活化"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3.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4.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研究现状第14页
 (四)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1. 理论层面的意义第14-15页
  2. 实践层面的意义第15页
 (五)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1. 研究思路第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二、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的时代依据第17-20页
 (一) 破解时代发展难题的需要第17-18页
 (二) 应对价值多元化挑战的需要第18-19页
 (三) 适应回归生活世界的需要第19-20页
三、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第20-26页
 (一)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指导第20-22页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第20页
  2. 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的理论第20-21页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的理论第21-22页
 (二)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借鉴第22-26页
  1. 西方哲学有关生活世界的理论借鉴第22-24页
  2. 教育学有关生活世界的理论借鉴第24-26页
四、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的主要内容和实践途径第26-34页
 (一) 教育目标上,立足于现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26-27页
  1. 教育目标要体现生活性第26页
  2. 教育目标要体现层次性第26-27页
 (二) 教育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第27-29页
  1. 教育内容要紧贴时代性第27-28页
  2. 教育内容要突出生活性第28页
  3. 教育内容要取材于生活第28-29页
 (三) 教育方法上,联系于实际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第29-34页
  1.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第29页
  2. 充分发挥校园教育的作用第29-31页
  3.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第31-32页
  4. 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作用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注释第35-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本科大一新生角色意识研究--以驻桂林市部分高校为例
下一篇:高校学生个体性突发事件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