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6-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8页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创新点 | 第12页 |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的理论来源 | 第13-28页 |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 第13-17页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 | 第13-14页 |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观点 | 第14-15页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 第15-17页 |
·中国古代的实践教育思想 | 第17-22页 |
·中国古代知行观中的实践教育思想 | 第17-20页 |
·中国古代经世致用思维方式中的实践教育思想 | 第20-22页 |
·国外有关实践教育的理论借鉴 | 第22-28页 |
·实用主义实践教育思想 | 第23-24页 |
·人本主义实践教育思想 | 第24-26页 |
·社会学习理论中的实践教育思想 | 第26-28页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的内涵及特征 | 第28-34页 |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的内涵 | 第28-31页 |
·实践教育方法 | 第28-30页 |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 | 第30-31页 |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的主要特征 | 第31-34页 |
·实践性 | 第31-32页 |
·主体性 | 第32-33页 |
·直观性 | 第33-34页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发展的必要性 | 第34-40页 |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面临的时代课题 | 第34-36页 |
·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 | 第34-35页 |
·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 | 第35页 |
·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35-36页 |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发展的时代要求 | 第36-40页 |
·实践教育内容生活化 | 第36-37页 |
·实践教育形式多样化 | 第37-38页 |
·实践教育空间多维化 | 第38-40页 |
第5章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的发展路径 | 第40-51页 |
·网络实践教育方式 | 第40-43页 |
·搭建网络实践教育平台 | 第40-41页 |
·拓宽网络实践教育渠道 | 第41-42页 |
·充实网络实践教育内容 | 第42-43页 |
·拓展实践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 | 第43-45页 |
·丰富实践教育基地德育内涵 | 第43-44页 |
·增强实践教育基地的德育体验效果 | 第44-45页 |
·推进实践教育基地德育现代化建设 | 第45页 |
·创新道德实践活动形式 | 第45-48页 |
·创新志愿服务活动 | 第46页 |
·开展群众性公益实践活动 | 第46-47页 |
·加强道德榜样的学习实践活动 | 第47-48页 |
·探索模拟道德实践活动 | 第48-51页 |
·利用公共场馆开展道德模拟实践活动 | 第48-49页 |
·依托学校开展道德模拟实践活动 | 第49-50页 |
·发挥道德仪式的实践教育功能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