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目的与价值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价值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0-12页 |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0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地方美术资源禹州钧瓷的概述 | 第12-16页 |
·地方美术资源的界定 | 第12-13页 |
·地方美术资源的特点 | 第12-13页 |
·地方美术资源的价值 | 第13页 |
·禹州钧瓷的概述 | 第13-16页 |
·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地方美术资源禹州钧瓷的开发与利用 | 第16-22页 |
·禹州钧瓷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 | 第16-19页 |
·天津美院与禹州钧瓷 | 第16-17页 |
·北大考古夏令营 | 第17-18页 |
·禹州钧瓷文化节 | 第18-19页 |
·禹州钧瓷的开发利用原则分析 | 第19-20页 |
·优化性与适应性 | 第19-20页 |
·本土性与创新性 | 第20页 |
·经济性与传承性 | 第20页 |
·禹州钧瓷与中小学美术陶瓷课结合的作用与意义 | 第20-22页 |
·美术课程资源的扩展 | 第20页 |
·全新的学习方式 | 第20-21页 |
·素质教育的推行 | 第21页 |
·传统钧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禹州钧瓷与中小学美术陶瓷课结合的可行性设计 | 第22-46页 |
·现阶段中小学美术陶瓷课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现阶段中小学美术陶瓷课教学模式 | 第22-27页 |
·现阶段中小学美术陶瓷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 第27-28页 |
·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 | 第28-29页 |
·美术教师调查问卷及结果 | 第29-30页 |
·现阶段中小学美术陶瓷课的教学盲点 | 第30页 |
·禹州钧瓷与中小学美术陶瓷课结合的课程教学 | 第30-36页 |
·禹州钧瓷的课程资源调查 | 第30-33页 |
·禹州钧瓷的课程资源分析 | 第33-35页 |
·禹州钧瓷与中小学美术陶瓷课结合的教学模式 | 第35-36页 |
·禹州钧瓷与中小学陶瓷课结合案例跟踪报道 | 第36-46页 |
·实施全过程 | 第36-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