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起缘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文化与历史背景 | 第13-20页 |
| ·土尔扈特部蒙古族概述 | 第13-17页 |
| ·基本情况 | 第13页 |
| ·东归故土 | 第13-16页 |
| ·语言、风俗 | 第16-17页 |
| ·和静县概述 | 第17-20页 |
| ·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 ·历史沿革 | 第18页 |
| ·建置沿革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蒙古族长调民歌及新疆和静县土尔扈特部蒙古族长调民歌概况 | 第20-43页 |
| ·蒙古族长调民歌概况 | 第20-22页 |
| ·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 ·历史渊源 | 第21-22页 |
| ·艺术特色 | 第22页 |
| ·新疆和静县土尔扈特部蒙古族长调民歌概况 | 第22-24页 |
| ·和静县土尔扈特部蒙古族长调民歌特色 | 第24-43页 |
| ·歌词的格律特色 | 第24-26页 |
| ·修辞的手法特色 | 第26-31页 |
| ·意境美 | 第31-33页 |
| ·育人的哲理性 | 第33-35页 |
| ·应用的严肃性 | 第35-36页 |
| ·演唱场合的明确性 | 第36-37页 |
| ·赞颂性 | 第37-38页 |
| ·爱是永恒主题 | 第38-43页 |
| 第四章 和静县土尔扈特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 | 第43-50页 |
| ·和静县土尔扈特部蒙古族长调民歌现状 | 第43-45页 |
| ·和静县土尔扈特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策略 | 第45-50页 |
| ·政府重视 | 第45-46页 |
| ·全民保护 | 第46-47页 |
| ·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 | 第47页 |
| ·重视母语的音乐教育 | 第47-48页 |
| ·重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 第48页 |
| ·加大宣传力度 | 第48页 |
| ·重视老一辈艺术家的作用 | 第48-49页 |
| ·重视师资的力量 | 第49页 |
| ·抓住地方优势,以“游”养艺 | 第49页 |
| ·保存和保护当地“活的”传承关系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