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概述 | 第9页 |
·小麦面筋蛋白 | 第9-10页 |
·聚丙烯酸钠 | 第10-11页 |
·马铃薯醋酸酯淀粉 | 第11-12页 |
·小麦面筋蛋白改性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技术总路线及具体改性流程图 | 第14-17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总路线 | 第15-16页 |
·具体改性流程图 | 第16-17页 |
·课题特色及创新性 | 第17-18页 |
第二章 PAANa 和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对小麦面筋蛋白持水力的影响 | 第18-30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18-19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小麦面筋蛋白基本品质指标的测定 | 第19页 |
·改性小麦面筋蛋白样品处理 | 第19-20页 |
·小麦面筋蛋白持水力的测定 | 第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9页 |
·小麦面筋蛋白的理化指标 | 第20页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0-26页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PAANa 和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对小麦面筋蛋白流变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49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改性小麦面筋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湿面筋蛋白流变学性质的测定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8页 |
·小麦面筋蛋白临界应力的确定 | 第31-32页 |
·未改性小麦面筋蛋白的流变学性质 | 第32-33页 |
·以流变学性能为指标,PAANa 改性小麦面筋蛋白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3-40页 |
·以流变学性能为指标,马铃薯醋酸酯淀粉改性小麦面筋蛋白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0-47页 |
·改性前后蠕变-恢复特性对比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9-66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9-5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9-5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52页 |
·改性小麦面筋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50页 |
·巯基-二硫键的测定 | 第50-51页 |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FT-IR) | 第51-52页 |
·小麦面筋蛋白的热特性测定 | 第5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4页 |
·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巯基/二硫键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 FT-IR 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 DSC 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 SEM 扫描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实验结论 | 第66-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