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一、缄默知识的研究和发展 | 第12-13页 |
二、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的研究和发展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教师缄默知识的概述 | 第16-22页 |
第一节 缄默知识的概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教师缄默知识的内涵以及意义 | 第17-18页 |
一、教师缄默知识的内涵 | 第17页 |
二、教师缄默知识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地理教师缄默知识的内涵以及意义 | 第18-22页 |
一、地理教师缄默知识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地理教师缄默知识的意义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研究 | 第22-32页 |
第一节 设计调查问卷 | 第22-23页 |
一、调查问卷的目的 | 第22页 |
二、调查问卷的对象 | 第22页 |
三、问卷调查表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调查分析 | 第23-28页 |
一、拉萨市中学地理教师的基本调查 | 第23页 |
二、拉萨市中学教师对教师缄默知识概念的了解调查 | 第23-24页 |
三、拉萨市中学地理教师缄默知识进行显性化调查 | 第24-26页 |
四、拉萨市中学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途径调查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页 |
第五节 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方法与途径 | 第29-32页 |
一、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方法 | 第29页 |
二、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 第29-32页 |
第四章 针对地理教师显性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及展望 | 第32-35页 |
第一节 可行性的策略 | 第32-33页 |
一、培养地理教师缄默知识的理念 | 第32页 |
二、加强地理教师运用多媒体等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 第32页 |
三、地理教师之间应该多合作交流 | 第32-33页 |
四、地理教师应组成专业团体经常外出学习 | 第33页 |
五、学校应为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创造有利环境 | 第33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附录 (问卷调查) | 第36-40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