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路线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假设 | 第13-22页 |
·理论分析 | 第13-18页 |
·雇主网站招聘网页 | 第13页 |
·网站特征与吸引力 | 第13-16页 |
(1) 生动性 | 第14-16页 |
(2) 信息量 | 第16页 |
·雇主声誉 | 第16-17页 |
·应聘者向往度 | 第17-18页 |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18-21页 |
·雇主网站招聘网页特征与雇主对应聘者的吸引力 | 第18-19页 |
·雇主声誉的调节作用 | 第19-21页 |
·研究模型 | 第21-22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2-32页 |
·研究基础 | 第22-25页 |
(1) 职业声誉理论(Occupational Prestige) | 第22页 |
(2) 雇主品牌理论(Employer Brand) | 第22-25页 |
(3) 计划行为理论(Theroy of Planned Behavior)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变量 | 第25-29页 |
·因变量 | 第25-26页 |
·自变量 | 第26-28页 |
·调节变量 | 第28页 |
·控制变量 | 第28-29页 |
·问卷设计 | 第29-30页 |
·问卷数据的采集与回收 | 第3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第4章 统计分析 | 第32-47页 |
·数据描述 | 第32-33页 |
·量表描述性分析 | 第32-33页 |
(1) 被试个体特征描述 | 第32页 |
(2) 雇主组织特征描述 | 第32-33页 |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第33-35页 |
·量表信度检验 | 第33-34页 |
·量表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方差分析 | 第36-39页 |
(1) 性别分组各变量方差齐次性检验 | 第36-37页 |
(2) 性别分组各变量方差分析 | 第37-38页 |
(3) 性别分组各变量描述性分析 | 第38-39页 |
·假设验证 | 第39-46页 |
·相关分析 | 第39-41页 |
·回归分析 | 第41-46页 |
(1) 雇主吸引力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2) 应聘者向往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3-45页 |
(3) 应聘意图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7-53页 |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 第47-50页 |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7页 |
·解释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实践启示 | 第48-50页 |
(1) 在招聘过程利用网站技术吸引优秀应聘者是组织的发展关键和挑战 | 第48页 |
(2) 雇主网站特征对雇主吸引力存在积极影响 | 第48-49页 |
(3) 雇主声誉在雇主网站特征与雇主吸引力间的调节作用 | 第49页 |
(4) 雇主能从增加对招聘网站特征的投资中获益 | 第49-50页 |
·研究限制与展望 | 第50-53页 |
·研究限制 | 第50-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