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造工艺论文

高效率的微器件自动装配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插图目录第11-14页
列表目录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微操纵和微装配对于微制造的意义第15-20页
     ·传统加工手段的局限第15-16页
     ·利用微装配技术获得复杂的三维结构第16-17页
     ·三维微结构的其它实现手段第17-20页
   ·微装配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0-23页
     ·通用微装配系统第20-22页
     ·专用微装配系统第22-23页
     ·自组装技术第23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第23-25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参数对微操纵效率的影响第27-54页
   ·微尺度下的主要作用力随参数的变化第27-35页
     ·微尺度下的作用力概述第27-28页
     ·范德华力第28-30页
     ·表面张力第30-33页
     ·静电力第33-35页
     ·其它作用力第35页
   ·用粘附型微操作器实现物体操纵第35-43页
     ·粘附型微操作器的制作第35-38页
     ·利用粘附力进行微操作的力学模型第38-42页
     ·利用粘附力进行微器件操纵实验第42-43页
   ·实验参数影响操纵效率的定量研究第43-54页
     ·研究实验参数影响微操纵效率的意义第43-45页
     ·实验装置和微操纵效率定义第45-46页
     ·不同实验参数下的微操纵实验第46-48页
     ·实验参数影响微操纵效率的实验结论第48-53页
     ·对本实验结论的推广第53-54页
第三章 适合自动操作的微操作器的开发和实验第54-71页
   ·微操作器的结构第54-58页
     ·操作原理和驱动器选择第54-57页
     ·微操作器的结构设计第57-58页
   ·微操作器的驱动电源设计第58-60页
   ·微操作器的位移——电压特性第60-62页
   ·微操作器的控制第62-66页
     ·微操作器的视频反馈位移控制方法第62-65页
     ·夹持力控制第65-66页
   ·微操作器的应用第66-71页
     ·用微操作器操纵微小器件第66-67页
     ·释放器件的位置误差分析第67-71页
第四章 自动微装配系统中的视觉伺服关键技术研究第71-100页
   ·视觉伺服系统结构第71-73页
     ·系统硬件结构第71-72页
     ·软件系统结构第72-73页
   ·显微视觉自聚焦技术第73-78页
     ·焦距评价函数选取第73-77页
     ·搜索方法第77-78页
   ·微器件的识别与定位第78-89页
     ·视觉图像预处理第78-83页
     ·基于灰度的目标识别第83-85页
     ·基于特征的目标识别第85-88页
     ·亚像素级目标定位第88-89页
   ·摄像机自定标技术第89-100页
     ·现有摄像机定标技术在微操作系统中的适用性分析第89-90页
     ·显微摄像系统的几何模型第90-92页
     ·参数求解第92-96页
     ·自动定标实验第96-100页
第五章 环境可控的自动微装配系统及操作控制第100-111页
   ·自动微器件装配系统结构第100-105页
     ·自动微器件装配的意义第100-101页
     ·系统整体结构第101页
     ·环境参数控制系统第101-103页
     ·微器件自动装配系统第103-105页
   ·微装配系统的控制第105-111页
     ·移动工作台的PID控制第105-107页
     ·微器件装配的路径选择第107-109页
     ·自动微器件装配实验第109-11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1-114页
   ·本文总结和展望第111-113页
   ·木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下一篇:城市空间的探索--合肥“城中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