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谷氨酰胺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发酵条件优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引言 | 第7页 |
| ·L-谷氨酰胺的理化性质 | 第7页 |
| ·L-谷氨酰胺的生理特性 | 第7-8页 |
| ·L-谷氨酰胺的营养和应用 | 第8-10页 |
| ·L-谷氨酰胺的营养 | 第8-9页 |
| ·L-谷氨酰胺的应用 | 第9-10页 |
| ·L-谷氨酰胺的国内外市场及生产情况 | 第10-11页 |
| ·L-谷氨酰胺的生产方法 | 第11-12页 |
| ·化学酰化法 | 第11页 |
| ·酶法生产L-谷氨酰胺 | 第11-12页 |
| ·直接发酵法生产L-谷氨酰胺 | 第12页 |
| ·发酵法生产L-谷氨酰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发酵液中L-谷氨酰胺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14-20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材料 | 第14-15页 |
|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15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5页 |
| ·方法 | 第15页 |
| ·定性定量测定L-谷氨酰胺的主要步骤 | 第15页 |
| ·标准偏差 | 第1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5-19页 |
| ·层析展开剂的选择 | 第15-16页 |
| ·洗脱液最佳吸收波长的测定 | 第16-17页 |
| ·最佳洗脱时间的测定 | 第17页 |
| ·L-谷氨酰胺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17-18页 |
| ·方法重复性试验 | 第18页 |
| ·回收试验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L-谷氨酰胺产生菌的选育 | 第20-33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 ·出发菌株 | 第20-21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 ·培养基 | 第22页 |
| ·培养方法 | 第22页 |
| ·诱变方法 | 第22-24页 |
| ·筛选方法 | 第24-25页 |
| ·分析方法 | 第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 ·活菌数量与OD 值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 ·生长曲线的测定及诱变用细胞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25-26页 |
| ·诱变剂量和时间的确定 | 第26-27页 |
| ·L-谷氨酰胺菌种选育结果 | 第27-31页 |
| ·菌株YL012 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L-谷氨酰胺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33-47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3页 |
| ·菌种及培养方法 | 第33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3页 |
| ·培养方法 | 第33页 |
| ·分析方法 | 第33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3-46页 |
| ·种子培养基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3-36页 |
| ·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6-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 ·展望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