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薏米 | 第12-14页 |
·薏米的营养价值 | 第12页 |
·薏米的化学成分 | 第12-13页 |
·薏米的药理作用 | 第13-14页 |
·多糖研究的概况 | 第14-21页 |
·多糖的分类 | 第15-16页 |
·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6-17页 |
·多糖的提取 | 第17-19页 |
·多糖的纯化及鉴定 | 第19-21页 |
·分子量的测定 | 第21页 |
·多糖的发展前景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2章 薏米活性多糖的提取研究 | 第23-36页 |
·引言 | 第2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主要设备仪器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水提法提取薏米粗多糖工艺流程 | 第25-26页 |
·水提法单因素实验 | 第26页 |
·水提法正交试验 | 第26页 |
·超声波法提取薏米粗多糖工艺流程 | 第26-27页 |
·超声波法单因素实验 | 第27-28页 |
·超声波法正交实验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29页 |
·水提法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9-31页 |
·水提法正交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超声波法单因素实验 | 第32-34页 |
·超声波法正交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薏米多糖分离纯化初步研究 | 第36-46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主要试剂及设备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40页 |
·总糖的测定 | 第36-37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多糖损失率的计算方法 | 第38页 |
·脱蛋白率的计算方法 | 第38页 |
·薏米粗多糖脱蛋白方法 | 第38-39页 |
·薏米多糖的纯化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蛋白质标准曲线绘制 | 第40页 |
·脱蛋白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薏米多糖在Sephadex-75 柱的分级分离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薏米多糖的鉴定与理化性质 | 第46-53页 |
·引言 | 第4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供试材料与试剂 | 第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费林试剂反应 | 第46-47页 |
·碘-碘化钾反应 | 第47页 |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纯度分析条件 | 第47页 |
·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法 | 第47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47-48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48页 |
·薏米多糖的单糖组分 | 第48页 |
·薏米多糖的热稳定性测定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基本理化性质 | 第48页 |
·高压液相色谱纯度分析 | 第48-50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50页 |
·薏米多糖的分子量 | 第50-51页 |
·薏米多糖的单糖组分分析 | 第51-52页 |
·薏米多糖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海带薏米酒的酿造 | 第53-61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7页 |
·海带汁的制备 | 第54-55页 |
·米的预处理 | 第55页 |
·海带浆的添加 | 第55页 |
·发酵 | 第55页 |
·后处理 | 第55-56页 |
·检测方法 | 第56页 |
·海带薏米酒口感品评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海带水解液的提取优化 | 第57-58页 |
·发酵工艺的优化 | 第58-59页 |
·澄清工艺的选择 | 第59页 |
·成品酒质量标准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与创新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薏米中活性物质的提取 | 第61页 |
·薏米多糖的分离纯化鉴定 | 第61-62页 |
·海带薏米酒的研制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