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15-17页 |
1.2.1 研究路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9-33页 |
2.1 新生代员工的内涵及特点 | 第19-20页 |
2.2 包容型领导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2.1 包容型领导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2.2 包容型领导的构成维度 | 第21-22页 |
2.2.3 包容型领导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2.3 建言行为研究综述 | 第23-27页 |
2.3.1 建言行为的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3.2 建言行为的构成维度 | 第25-26页 |
2.3.3 建言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4 心理资本研究综述 | 第27-30页 |
2.4.1 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 | 第27-28页 |
2.4.2 心理资本的构成维度 | 第28-29页 |
2.4.3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29-30页 |
2.5 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2.5.1 关系型领导理论 | 第30页 |
2.5.2 社会交换理论 | 第30-31页 |
2.5.3 积极组织行为理论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相关假设与理论模型 | 第33-40页 |
3.1 相关假设 | 第33-38页 |
3.1.1 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2 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心理资本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3 新生代员工心理资本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4 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 | 第37-38页 |
3.2 理论模型 | 第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40-46页 |
4.1 量表来源与变量测度 | 第40-43页 |
4.1.1 包容型领导的量表设计 | 第40-41页 |
4.1.2 心理资本的量表设计 | 第41页 |
4.1.3 建言行为的量表设计 | 第41-42页 |
4.1.4 控制变量设计 | 第42-43页 |
4.2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 第43-45页 |
4.2.1 样本选择 | 第43页 |
4.2.2 数据收集 | 第43-45页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46-66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8页 |
5.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5.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5.2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48-52页 |
5.2.1 信度分析 | 第48-49页 |
5.2.2 效度分析 | 第49-52页 |
5.3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52-54页 |
5.4 回归分析 | 第54-65页 |
5.4.1 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建言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4-56页 |
5.4.2 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 第56-59页 |
5.4.3 新生代员工心理资本对建言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9-62页 |
5.4.4 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 | 第62-63页 |
5.4.5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及说明 | 第63-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72页 |
6.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第66-70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66-68页 |
6.1.2 管理启示 | 第68-70页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附录A 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第82-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