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一)时代发展呼唤“素养教育” | 第13页 |
(二)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13-14页 |
(三)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 第14页 |
(四)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高阶思维 | 第15页 |
(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 第15-16页 |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 第16页 |
(四)有利于促进区域地理教学的生成性 | 第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6-17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三)观察法 | 第17页 |
(四)访谈法 | 第17-18页 |
(五)统计分析法 | 第18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35页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一)地理科学理论 | 第21页 |
(二)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 第21页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2页 |
二、区域认知素养研究综述 | 第22-28页 |
(一)国外地理课程文件中的“区域认知” | 第22-25页 |
(二)国内地理课标及文献中的“区域认知” | 第25-28页 |
三、地理深度教学研究综述 | 第28-33页 |
(一)深度教学研究 | 第28-30页 |
(二)地理深度教学研究 | 第30-33页 |
四、区域地理教学研究综述 | 第33-35页 |
(一)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 第33页 |
(二)区域地理教学手段研究 | 第33-34页 |
(三)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区域认知与深度教学理论概述 | 第35-43页 |
一、区域认知内涵概述 | 第35-39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35-37页 |
(二)水平层次划分 | 第37-39页 |
二、深度教学内涵概述 | 第39-41页 |
(一)深度学习 | 第39-40页 |
(二)深度教学 | 第40-41页 |
三、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调查 | 第43-63页 |
一、基于试题的现状分析 | 第43-50页 |
(一)分析样本选择 | 第43页 |
(二)试题内容分析 | 第43-45页 |
(三)试题检验 | 第45-47页 |
(四)分析结果 | 第47-50页 |
二、基于教师与学生问卷的现状分析 | 第50-61页 |
(一)教师问卷设计 | 第50-51页 |
(二)学生问卷设计 | 第51-52页 |
(三)调查样本分析 | 第52页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52-61页 |
三、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区域地理深度教学策略 | 第63-77页 |
一、深度挖掘教学内容 | 第63-66页 |
(一)整合教材知识逻辑,建立区域认知结构 | 第63-65页 |
(二)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区域意识和观念 | 第65-66页 |
二、深度组织教学过程 | 第66-71页 |
(一)组织主题探究活动,培养自主认知能力 | 第66-69页 |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设计“问题链”,提升区域认知水平 | 第69-70页 |
(三)深化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 第70-71页 |
三、深度改善教学评价 | 第71-73页 |
(一)丰富课堂评价主体,重视思维结构评价 | 第71-72页 |
(二)表现性评价与纸笔测验相结合 | 第72-73页 |
四、深度强化教学反思 | 第73-74页 |
(一)重视教学反思,调整教学行为 | 第73页 |
(二)引导学生反思,深化巩固认知 | 第73-74页 |
五、深度理解师生关系 | 第74-77页 |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 第74-75页 |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 第75-77页 |
第六章 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区域地理深度教学设计案例 | 第77-83页 |
一、案例设计要素 | 第77-79页 |
二、《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 第79-83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83-87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一)划分了区域认知的构成要素和水平 | 第83页 |
(二)系统总结了地理深度教学的内涵与策略 | 第83页 |
(三)了解了高中生区域认知培养现状 | 第83-84页 |
(四)发现了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84页 |
(五)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深度教学策略 | 第8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84-85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A 高三定位考试地理综合题 | 第91-93页 |
附录B 课堂观察量表 | 第93-95页 |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 第95-97页 |
附录D 高中生区域认知培养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第97-99页 |
附录E 高中生区域地理学习意愿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