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二)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田野历史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7-25页 |
一、何为“田野历史实践教学”? | 第17-18页 |
(一)田野、田野调查、田野历史 | 第17页 |
(二)田野历史实践教学 | 第17-18页 |
二、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走向田野的必要性 | 第18-22页 |
(一)走向实践——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 第18-19页 |
(二)从书斋到田野——中学历史学习方式新转向 | 第19-20页 |
(三)田野历史实践教学——发展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新平台 | 第20-22页 |
三、田野历史教学的现代教育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一)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理论 | 第22-23页 |
(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田野历史调查与田野历史实践教学 | 第25-43页 |
一、田野历史调查兴起与趋势 | 第25-26页 |
二、田野历史调查的任务与特点 | 第26-29页 |
(一)田野历史调查的任务 | 第26-28页 |
(二)田野历史调查的特点 | 第28-29页 |
三、中学田野历史实践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 第29-43页 |
(一)中学田野历史教学的操作程序 | 第29-34页 |
(二)中学生田野历史实践方法的培养 | 第34-43页 |
第三章 中学田野历史实践教学案例 ——关于对刘青霞故居田野调查的教学实录 | 第43-55页 |
一、课题的选定 | 第43-44页 |
二、学情分析 | 第44页 |
三、教学目标 | 第44页 |
(一)课程标准 | 第44页 |
(二)课程目标 | 第44页 |
四、教学准备 | 第44-45页 |
五、教学过程 | 第45-52页 |
(一)导入调查课题,组建学生队伍 | 第45-46页 |
(二)学生查阅资料,明确初步提纲 | 第46-49页 |
(三)实地搜集资料,记录田野笔记 | 第49-51页 |
(四)分析汇总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 第51-52页 |
六、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 第52-55页 |
总结与反思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A 田野笔记一则 | 第61-63页 |
附录B 访谈提纲一则 | 第63-65页 |
附录C 调查报告一则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