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提问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21页
    一、选题缘由第8页
    二、研究现状第8-17页
        (一)关于历史课堂提问的研究第8-13页
        (二)关于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第13-15页
        (三)关于历史课堂无效提问的研究第15-17页
    三、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一)有效提问第17页
        (二)无效提问第17-18页
    四、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第18-20页
        (一)论文结构第18-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0-21页
        (一)创新点第20页
        (二)不足之处第20-21页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效提问的现状调查第21-41页
    第一节 中学历史课堂中无效提问的调查第21-31页
        一、调查说明第21页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第21-31页
    第二节 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无效提问的现状第31-41页
        一、习惯性无意义提问第32-33页
        二、惯性思维提问第33-34页
        三、背景缺失性提问第34-35页
        四、偏离集体式提问第35-36页
        五、缺乏导向性提问第36页
        六、环节密集式提问第36-38页
        七、填空式惩戒式提问第38-40页
        八、评价缺失性提问第40-41页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效提问的原因分析第41-64页
    第一节 教师提问观念存在误区第41-47页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存在第41-43页
        二、对新课改教学理念认识存在误区第43-44页
        三、对课堂提问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思考第44-45页
        四、对教学中师生互动评价的误解第45-47页
    第二节 教师提问策略失当第47-54页
        一、问题设置欠妥第47-49页
        二、课堂发问不当第49-51页
        三、候答时间过短第51-52页
        四、叫答固定单一第52-53页
        五、理答笼统随意第53-54页
    第三节 教师提问后未进行反思第54-64页
        一、未站在学生立场进行反思第54-57页
        二、未立足自身专业知识反思第57-61页
        三、未立足自身专业能力反思第61-64页
第三章 规避无效提问促成有效提问第64-105页
    第一节 更新教师提问观念第64-72页
        一、提高教师的历史观念和意识第64-65页
        二、增强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第65-69页
        三、重视课堂提问的作用第69-72页
    第二节 改进教师提问策略第72-83页
        一、问前未雨绸缪第72-75页
        二、发问灵活新颖第75-77页
        三、候答合理机智第77-79页
        四、叫答广泛多样第79-80页
        五、理答去伪存真第80-83页
    第三节 教师要主动问后反思第83-105页
        一、教思融合:提升自我反思能力第83-87页
        二、问后思索: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第87-94页
        三、践思共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第94-105页
结语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1页
附录一第111-112页
附录二第112-1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本细读在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移动网格的BBM-Burgers方程的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