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时代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需要地理实验教学 | 第11页 |
(二)地理学科特点要求地理学科开展地理实验教学 | 第11-12页 |
(三)地理实验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三)访谈法 | 第13页 |
(四)对比分析法 | 第13-14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实验教学 | 第15页 |
(二)地理实验 | 第15页 |
(三)地理实验教学 | 第15-16页 |
二、地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第16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三)地理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三、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一)国外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二)国内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第三章 开封市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第23-37页 |
一、调查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23-24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37页 |
(一)教师和学生很喜欢并愿意接受高中地理实验教学 | 第24-27页 |
(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不佳 | 第27-30页 |
(三)教师和学生很少用地理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和学习 | 第30-32页 |
(四)学校仪器配备不能满足地理实验教学的需要 | 第32-33页 |
(五)教师和学生对地理实验教学现状的看法和建议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开封市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1页 |
一、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地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 第37-38页 |
二、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和能力不强 | 第38页 |
三、实验教学仪器配置不完善 | 第38-39页 |
四、地理课时少,任务重,使地理实验教学被迫放弃 | 第39页 |
五、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有限 | 第39页 |
六、高中地理学习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开封市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的改善策略分析 | 第41-51页 |
一、提高认识,重视地理实验教学 | 第41-42页 |
(一)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地理实验教学的认识 | 第41页 |
(二)加强教师对于地理实验教学的认识 | 第41-42页 |
(三)转变学生对地理实验教学的认识 | 第42页 |
二、加强地理教师实验能力的培养 | 第42-45页 |
(一)高等师范院校应重视学生地理实验能力培养 | 第42页 |
(二)教育主管部门要利用开封市多种资源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 | 第42-43页 |
(三)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地理实验进行研究 | 第43-44页 |
(四)不断创新地理实验教学内容,使其实现前沿化 | 第44-45页 |
三、利用开封市乡土教学优势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 第45-46页 |
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合理改善地理教学时间 | 第46-47页 |
(一)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 第46-47页 |
(二)制作导学案,整合教材内容,节省教学时间 | 第47页 |
五、完善对地理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 第47-49页 |
(一)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 第48页 |
(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 第48页 |
(三)完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 第48-49页 |
六、构建合理的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 第49-51页 |
(一)教师教学模式 | 第49页 |
(二)学生学习模式 | 第49-50页 |
(三)模式的验证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1-53页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第51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51页 |
三、进一步的研究之处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