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1.1 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要求 | 第11页 |
2.1.2 突出学生本位、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 第11页 |
2.1.3 体现教育公平 | 第11页 |
2.2 实践价值 | 第11-12页 |
3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4.1 文献法资料法 | 第12页 |
4.2 访谈法 | 第12页 |
4.3 问卷调查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差异化教学相关理论研究 | 第13-19页 |
1 差异化教学的概念 | 第13页 |
2 差异化教学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3-14页 |
2.2 目标分类学说 | 第14页 |
2.3 认知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3 关于差异化教学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3.1“差异教学”思想之始源 | 第15-16页 |
3.2 关于差异化教学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3.2.1 理论基础研究 | 第16页 |
3.2.2 关于差异化教学的一般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3.2.3 关于差异化教学的实践、方法策略研究 | 第17-18页 |
3.2.4 关于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有效性研究甚少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现状问题研究 | 第19-24页 |
1 调查对象和问卷内容 | 第19页 |
2 问卷分析 | 第19-24页 |
2.1 教师对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认识途径 | 第19-20页 |
2.2 教师对差异化教学认识 | 第20页 |
2.3 影响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的因素 | 第20-21页 |
2.4 地理课堂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现状 | 第21页 |
2.5 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的困境 | 第21-24页 |
2.5.1 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不深入 | 第22页 |
2.5.2 教师差异化教学意识不强 | 第22页 |
2.5.3 差异化教学资源匮乏 | 第22页 |
2.5.4 教育经费投资不足,限制了差异化教学的开展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实践与策略分析 | 第24-33页 |
1 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实践 | 第24-31页 |
2 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策略分析 | 第31-33页 |
2.1 钻研教材,分析学生 | 第31页 |
2.2 设计层递式教学目标和多样化教学方法 | 第31-32页 |
2.3 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需要多元化评价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地理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的信息反馈研究 | 第33-45页 |
1 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33-35页 |
1.1 研究问题 | 第3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1.2.1 样本概况 | 第33页 |
1.2.2 问卷编制 | 第33-34页 |
1.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2 问卷信度分析 | 第35页 |
3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 第35-43页 |
3.1 不同性别的学生地理学习状态的差异分析 | 第35-37页 |
3.2 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地理的差异 | 第37-40页 |
3.3 不同班级的学生学习地理的差异 | 第40-42页 |
3.4 地理课堂差异化教学的有效性 | 第42-43页 |
4 线性回归分析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45-48页 |
1 结论 | 第45-46页 |
2 建议 | 第46-48页 |
2.1 国家重视差异化教学的开展 | 第46页 |
2.2 学校要加大差异化教学相关基础实施建设 | 第46页 |
2.3 提高教师差异化教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 第46页 |
2.4 打破“歧视性”分班教学 | 第46-47页 |
2.5 加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一 | 第51-52页 |
附录二 | 第52-53页 |
附录三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