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 第10页 |
1.1.2 教学目标达成存在“低效”和“功利化现象” | 第10-11页 |
1.1.3 实现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目标的需要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4.1 关于“目标达成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4.2 关于“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 | 第17页 |
2.1.2 目标达成教学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 | 第18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2.3 “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 | 第18-19页 |
2.2.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19页 |
2.2.5 杜威的“做中学” | 第19-20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目标达成教学”现状调查 | 第20-29页 |
3.1 高中地理“目标达成教学”现状调查(学生卷) | 第20-25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3.1.2 问卷设计 | 第20-21页 |
3.1.3 调查对象 | 第21页 |
3.1.4 调查结果 | 第21-25页 |
3.2 高中地理“目标达成教学”现状调查(教师访谈卷) | 第25-26页 |
3.2.1 访谈目的 | 第25页 |
3.2.2 访谈设计 | 第25页 |
3.2.3 访谈对象 | 第25页 |
3.2.4 访谈结果 | 第25-26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第4章 “三单·六环节”模式在目标达成教学中的实践 | 第29-45页 |
4.1 课堂改进----“三单·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提出 | 第29-30页 |
4.2 “三单·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30-41页 |
4.2.1 “三单·六环节”的内涵 | 第30页 |
4.2.2 “三单·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 第30-39页 |
4.2.3 “三单·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量表 | 第39-41页 |
4.3 “三单·六环节”课例展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第41-45页 |
第5章 “三单·六环节”模式的教学目标达成状况分析 | 第45-51页 |
5.1 实验方案 | 第45页 |
5.1.1 实验时间的选择 | 第45页 |
5.1.2 实验对象的选择 | 第45页 |
5.1.3 实验变量 | 第45页 |
5.1.4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5.2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5.2.1 前测 | 第45-46页 |
5.2.2 处理 | 第46页 |
5.2.3 后测 | 第46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5.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地理学习成绩对比 | 第46-47页 |
5.3.2 实验班学生地理学习主体性、态度和兴趣的调查分析 | 第47-49页 |
5.3.3 教师对新课堂模式的认识转变 | 第49页 |
5.4 实验分析总结 | 第49-51页 |
5.4.1 基本结论 | 第49-50页 |
5.4.2 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基本理论 | 第51页 |
6.1.1 主要观点 | 第51页 |
6.1.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51页 |
6.1.3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51页 |
6.2 研究前景展望 | 第51-53页 |
附录一: 高中地理课堂“目标达成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53-55页 |
附录二: 高中地理课堂“目标达成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