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的现状研究与原因分析 | 第12-27页 |
第一节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的选编现状——以人教版、苏教版为例 | 第12-18页 |
一、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选编情况 | 第12-13页 |
二、苏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选编情况 | 第13-16页 |
三、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选编情况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学生学习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18-22页 |
一、学生学习现状 | 第18-2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教师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一、教师教学现状 | 第22-24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策略之一——找准依据,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 第27-36页 |
第一节 外在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内在依据——现当代诗歌的特点 | 第28-33页 |
一、语言的音乐性 | 第28-30页 |
二、意象的独特性 | 第30-32页 |
三、排列的多样性 | 第32-33页 |
第三节 目标设置——现当代诗歌教学目标的拟定维度 | 第33-36页 |
一、培养学生对现当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 第33-34页 |
二、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 第34-35页 |
三、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信念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策略之二——抓住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 第36-44页 |
第一节 现当代诗歌的核心要素——意象 | 第36-40页 |
一、现当代诗歌中意象的特点 | 第36-37页 |
二、现当代诗歌意象作为教学内容示例 | 第37-40页 |
第二节 现当代诗歌的形式要素——创作手法 | 第40-44页 |
一、现当代诗歌的创作手法 | 第41-42页 |
二、现当代诗歌创作手法作为教学内容示例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策略之三——创新思维,多样化使用教学方法 | 第44-54页 |
第一节 以读品诗 | 第44-47页 |
一、明确顺序,默读与朗读结合 | 第44-45页 |
二、方法指导,声音与情感共舞 | 第45-47页 |
第二节 以诗解诗 | 第47-50页 |
一、拟定主题,对比阅读同类课外诗歌 | 第48-49页 |
二、引入诗歌,帮助理解特定诗句 | 第49-50页 |
第三节 以写促读 | 第50-54页 |
一、填充留白,续写现当代诗歌 | 第51页 |
二、机巧转化,改写古典诗歌 | 第51-52页 |
三、激发兴趣,自主创作诗歌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策略的应用——以《雨巷》为例 | 第54-59页 |
第一节 《雨巷》的文学解读 | 第54-56页 |
第二节 《雨巷》的教学解读 | 第56页 |
第三节 《雨巷》的教学设计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