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6页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第7-8页
    二、研究综述第8-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一章 非连续性文本概述及其教学现状第16-31页
    第一节 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界定第16-18页
        一、当前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界定的问题及科学的界定方法第16-17页
        二、我国语文学科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合理阐释第17-18页
    第二节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征第18-21页
        一、直观性第18-19页
        二、实用性第19页
        三、关联性第19-20页
        四、间断性第20-21页
    第三节 非连续性文本进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第21-23页
        一、具体落实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理念第21-22页
        二、丰富了阅读教学的文本类型第22页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发展第22-23页
    第四节 高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现状调查第23-31页
        一、高中非连续性文本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现状调查第23-29页
        二、高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现状反思第29-31页
第二章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类型及其教学价值第31-46页
    第一节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第31-42页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外观形式第31-32页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类型第32-42页
    第二节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价值第42-46页
        一、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此类文本阅读方法的知识第42-43页
        二、培养学生获取、评价信息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43页
        三、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第43-44页
        四、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第44-46页
第三章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分阶段教学的实施第46-60页
    第一节 获取和提炼信息能力的培养第46-52页
        一、训练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47-50页
        二、训练学生从多组材料的组合文本中整合、提炼信息的能力第50-52页
    第二节 非连续性文本解读批评能力的培养第52-55页
        一、依托图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图片解读能力第52-54页
        二、多重解读漫画寓意,培养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批评能力第54-55页
    第三节 非连续性文本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第55-60页
        一、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技巧,熟练阅读同类文本第56页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心得的表达第56-57页
        三、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第57-60页
结语第60-62页
附录1 高中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第62-66页
附录2 教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情况访谈提纲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后记第70-71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高中生物教科书生物学过程技能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三单·六环节模式在高中地理目标达成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