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0.1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0.2 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8-11页 |
0.3 本文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0.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0.5 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那/这叫一个X”的构式界定 | 第13-26页 |
1.1 构式相关概念研究 | 第13-16页 |
1.1.1 构式定义研究 | 第13-14页 |
1.1.2 构式多义性分析 | 第14-15页 |
1.1.3 构式的承继关系 | 第15-16页 |
1.2 “那/这叫一个X”的构式分析 | 第16-26页 |
1.2.1 “X”的性质特征 | 第16-20页 |
1.2.2 “那/这叫一个X”中的“那/这” | 第20-22页 |
1.2.3 “那/这叫一个X”中的“叫” | 第22-24页 |
1.2.4 “那/这叫一个X”中的“一个”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构式“那/这叫一个X”的句法、语义及承继关系分析 | 第26-44页 |
2.1 “那/这叫一个X”的句法功能 | 第26-31页 |
2.1.1 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 | 第26-27页 |
2.1.2 独立成句的功能 | 第27-28页 |
2.1.3 句法位置分析 | 第28-31页 |
2.2 “那/这叫一个X”的语义功能 | 第31-37页 |
2.2.1 构式义的分析 | 第31-33页 |
2.2.2 构式义的概念整合分析 | 第33-36页 |
2.2.3 构式变体之间的意义联系 | 第36-37页 |
2.3 构式“那/这叫一个X”的承继关系分析 | 第37-44页 |
2.3.1 构式的内部承继关系 | 第37-40页 |
2.3.2 构式的外部承继关系 | 第40-42页 |
2.3.3 构式承继和意象图式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构式“那/这叫一个X”的认知语用分析 | 第44-53页 |
3.1 “那/这叫一个X”的语用功能分析 | 第44-47页 |
3.1.1 充当话题 | 第44-45页 |
3.1.2 语篇衔接功能 | 第45-46页 |
3.1.3 焦点信息功能 | 第46-47页 |
3.2 “那/这叫一个X”的语境适切度分析 | 第47-50页 |
3.2.1 语体分析 | 第48页 |
3.2.2 语气分析 | 第48-49页 |
3.2.3 语义心理分析 | 第49-50页 |
3.3 “那/这叫一个X”的使用原因分析 | 第50-53页 |
3.3.1 社会原因 | 第50-51页 |
3.3.2 心理原因 | 第51页 |
3.3.3 语言内部的内推机制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一) 论文 | 第54-55页 |
(二) 专著 | 第55-56页 |
(三) 学位论文 | 第56-57页 |
(四) 外文文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