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课堂互动策略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公共课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智慧教室 | 第16页 |
2.1.2 课堂互动 | 第16-17页 |
2.2 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2.1 智慧教室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2 课堂互动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2.3 智慧教室课堂互动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3 智慧教室教学中存在的课堂互动问题 | 第20-22页 |
2.3.1 课堂互动频率较低 | 第20-21页 |
2.3.2 课堂互动形式单一 | 第21页 |
2.3.3 师生间缺乏情感互动 | 第21-22页 |
3 智慧教室的特征及其互动教学要素 | 第22-30页 |
3.1 智慧教室的环境特征 | 第22-25页 |
3.2 智慧教室的教学特征 | 第25-26页 |
3.3 智慧教室的互动教学要素 | 第26-30页 |
3.3.1 人的要素 | 第26-27页 |
3.3.2 技术的要素 | 第27-28页 |
3.3.3 资源的要素 | 第28-29页 |
3.3.4 环境的要素 | 第29-30页 |
4 智慧教室课堂互动教学研究方案设计 | 第30-38页 |
4.1 研究概述 | 第30-31页 |
4.1.1 学生情况分析 | 第30页 |
4.1.2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0页 |
4.1.3 教学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4.2 智慧教室课堂互动教学策略设计 | 第31-34页 |
4.3 智慧教室课堂互动教学流程及教学活动设计 | 第34-38页 |
5 智慧教室课堂互动教学研究方案实施 | 第38-74页 |
5.1 研究过程与数据收集方法 | 第38-40页 |
5.1.1 研究过程 | 第38页 |
5.1.2 数据收集方法 | 第38-40页 |
5.2 “数字化教学材料制作”教学实践 | 第40-58页 |
5.2.1 “数字化教学材料制作”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40-48页 |
5.2.2 教学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8-56页 |
5.2.3 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56-58页 |
5.3 “微课设计与制作”教学实践 | 第58-74页 |
5.3.1 “微课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改进与实施 | 第58-67页 |
5.3.2 教学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67-73页 |
5.3.3 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73-74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74-7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4-77页 |
6.1.1 智慧教室课堂互动教学的特征 | 第74页 |
6.1.2 提升智慧教室课堂互动效果的教学策略 | 第74-77页 |
6.1.3 智慧教室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 | 第77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