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环境下的辩论式学习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协作学习的特点之一—辩论 | 第10-11页 |
1.1.2 辩论式学习有利于人才培养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关注辩论结果,丰富辩论式学习研究理论 | 第11-12页 |
1.2.2 设置辩论支架,为学习展开提供实践依据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2.1 协作学习 | 第15-17页 |
2.1.1 协作学习的含义 | 第15页 |
2.1.2 协作学习环境 | 第15-16页 |
2.1.3 协作学习中的辩论 | 第16-17页 |
2.2 辩论式学习 | 第17-23页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3-31页 |
3.1 研究问题及假设 | 第23页 |
3.1.1 研究问题 | 第23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23-26页 |
3.2.1 实验对象 | 第23-24页 |
3.2.2 实验流程 | 第24页 |
3.2.3 实验材料与问题 | 第24-25页 |
3.2.4 实验过程 | 第25-26页 |
3.3 文本编码 | 第26-29页 |
3.3.1 微观层面的编码方案及编码过程 | 第26-28页 |
3.3.2 宏观层面的编码方案及编码过程 | 第28-29页 |
3.4 信效度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1-49页 |
4.1 辩论式支架的影响 | 第31-34页 |
4.1.1 宏观层面分析支架的影响作用 | 第32-33页 |
4.1.2 微观层面分析支架的影响作用 | 第33-34页 |
4.2 学习收获的影响因素 | 第34-43页 |
4.2.1 宏观层面的对话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4.2.2 微观层面的对话特征分析 | 第36-39页 |
4.2.3 学习者个人层面的对话特征分析 | 第39-43页 |
4.3 认同评价的影响因素 | 第43-49页 |
4.3.1 宏观层面分析认同评价的成因 | 第43-44页 |
4.3.2 微观层面分析认同评价的成因 | 第44-46页 |
4.3.3 从学习者个人角度分析认同评价的成因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2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及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1.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5.1.2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0页 |
5.2 反思 | 第50-51页 |
5.3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