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蛋壳粉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玉米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聚乳酸薄膜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生物可降解多层复合膜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5 低温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蛋壳粉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第21-27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2.3.1 粒径分布 | 第23页 |
2.3.2 SEM分析 | 第23-24页 |
2.3.3 FTIR分析 | 第24页 |
2.3.4 XRD分析 | 第24-25页 |
2.3.5 TGA分析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蛋壳粉/玉米淀粉单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7-45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28-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3.3.1 单因素试验 | 第31-36页 |
3.3.2 ESP/CS膜性能的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3.3.3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 第37-40页 |
3.3.4 FTIR分析 | 第40页 |
3.3.5 XRD分析 | 第40-41页 |
3.3.6 TGA分析 | 第41-42页 |
3.3.7 SEM分析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聚乳酸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5-53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45-46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4.3.1 PLA质量浓度的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2 ATBC添加量对PLA膜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3 XRD分析 | 第49-50页 |
4.3.4 TGA分析 | 第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5章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对聚乳酸膜性能的研究 | 第53-63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53页 |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53-54页 |
5.2.3 试验方法 | 第54-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5.3.1 LTP改性技术对PLA膜机械和阻隔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2 XPS分析 | 第57-58页 |
5.3.3 AFM分析 | 第58-59页 |
5.3.4 WCA分析 | 第59页 |
5.3.5 FTIR分析 | 第59-60页 |
5.3.6 XRD分析 | 第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第6章 蛋壳粉/玉米淀粉-聚乳酸双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3-73页 |
6.1 引言 | 第63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6.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63页 |
6.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63-64页 |
6.2.3 试验方法 | 第64-66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6.3.1 LTP对ESP/CS-PLA双层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66页 |
6.3.2 LTP对ESP/CS-PLA双层膜阻隔性能的影响 | 第66-68页 |
6.3.3 LTP对ESP/CS-PLA双层膜之间界面黏附性的影响 | 第68页 |
6.3.4 PLA与CS的质量比对双层膜机械和阻隔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6.3.5 PLA与CS的质量比对双层膜黏合强度的影响 | 第69页 |
6.3.6 XRD分析 | 第69-70页 |
6.3.7 TGA分析 | 第70-71页 |
6.3.8 SEM分析 | 第7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3-75页 |
7.1 结论 | 第73-74页 |
7.2 创新点 | 第74页 |
7.3 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导师简介 | 第81-83页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