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研究--以上海F小学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7-19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8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9-10页
        1.3.1 研究内容第9页
        1.3.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4 研究思路第10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9页
        1.5.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1.5.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第2章 移动学习理论概述第19-25页
    2.1 移动学习的定义第19-20页
    2.2 移动学习相关理论基础第20-21页
        2.2.1 非正式学习理论第20页
        2.2.2 情境认知理论第20页
        2.2.3 境脉学习理论第20-21页
        2.2.4 协作学习理论第21页
    2.3 移动学习特点第21-22页
    2.4 移动学习模式第22-23页
        2.4.1 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第22-23页
        2.4.2 基于连接的移动学习第23页
        2.4.3 基于校园无线的准移动学习第23页
    2.5 移动学习设备第23-24页
    2.6 移动学习资源第24-25页
第3章 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5-49页
    3.1 移动学习问卷研究设计与分析第25-27页
        3.1.1 调查目的第25页
        3.1.2 调查研究对象第25页
        3.1.3 问卷的来源与指标第25-27页
        3.1.4 问卷的实施第27页
    3.2 问卷研究结果描述分析第27-40页
        3.2.1 小学生对英语移动学习认知的分析第27-28页
        3.2.2 对英语移动学习设备的分析第28-32页
        3.2.3 对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的分析第32-35页
        3.2.4 对英语移动学习态度的分析第35-40页
    3.3 小学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问题分析第40-43页
        3.3.1 学习者现状问题分析第40-42页
        3.3.2 英语移动学习的信息资源现状问题分析第42-43页
        3.3.3 移动学习联网方式现状问题分析第43页
    3.4 小学英语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第43-49页
        3.4.1 内部因素第44-45页
        3.4.2 外部因素第45-49页
第4章 对策分析第49-61页
    4.1 增强学习者移动学习的内驱力第49-53页
        4.1.1 强化主体意识:变“他控学习”为“自主学习”第49-52页
        4.1.2 融合学习方式:变“单一化学习”为“多元化学习”第52-53页
        4.1.3 寻找学习伙伴:变“独立学习”为“共同学习”第53页
    4.2 优化校内移动学习环境第53-55页
        4.2.1 学校提供必要的移动学习条件第54-55页
        4.2.2 教师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第55页
    4.3 强化教师技能培训第55-57页
        4.3.1 改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第56页
        4.3.2 提升移动学习专业素养第56-57页
    4.4 完善、开发移动学习资源第57-59页
        4.4.1 归类、完善已有资源第57-58页
        4.4.2 设计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资源第58-59页
    4.5 提高家长对小学英语移动学习效果的认识第59-61页
第5章 结论第61-62页
    5.1 研究结论第61页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A 小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调查问卷第64-66页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第66页
附录C 学生访谈提纲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附件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评价研究--以《英语(新标准)》为例
下一篇:汉语母语者英语句法歧义加工的ERP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