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模型的学习评价分析及其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认知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学习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7-33页 |
2.1 认知模型理论 | 第17-18页 |
2.1.1 认知模型概述 | 第17-18页 |
2.1.2 认知模型的性质和建立原则 | 第18页 |
2.2 知识表示 | 第18-22页 |
2.3 学习评价 | 第22-25页 |
2.3.1 学习评价概述 | 第22页 |
2.3.2 学习评价的原则 | 第22-23页 |
2.3.3 学习评价类型 | 第23-24页 |
2.3.4 传统的学习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2.4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第25-30页 |
2.4.1 模糊数学理论 | 第25-27页 |
2.4.2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第27-29页 |
2.4.3 层次分析法理论 | 第29-30页 |
2.5 关键的数据结构 | 第30-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网络认知学习评价算法的研究 | 第33-49页 |
3.1 网络认知学习方式的研究 | 第33-37页 |
3.1.1 三种基本认知模型的分析 | 第33-36页 |
3.1.2 认知模型的研究 | 第36-37页 |
3.2 知识点和习题的评价算法 | 第37-41页 |
3.2.1 习题模型 | 第37-38页 |
3.2.2 知识点的评价算法 | 第38-40页 |
3.2.3 习题的评价算法 | 第40-41页 |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综合评价算法 | 第41-48页 |
3.3.1 确定评价指标论域 | 第41-42页 |
3.3.2 确定评价等级论域 | 第42页 |
3.3.3 建立模糊矩阵 | 第42-45页 |
3.3.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5-47页 |
3.3.5 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 第47-48页 |
3.3.6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认知模型的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72页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9-51页 |
4.1.1 开发背景分析 | 第49页 |
4.1.2 系统功能分析 | 第49-51页 |
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51-52页 |
4.3 数据库设计 | 第52-56页 |
4.4 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 | 第56-57页 |
4.5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7-71页 |
4.5.1 习题预处理结构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60页 |
4.5.2 认知学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62页 |
4.5.3 答疑互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63页 |
4.5.4 作业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65页 |
4.5.5 其他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第65-67页 |
4.5.6 评价分析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第67-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和算法验证 | 第72-79页 |
5.1 知识点和习题成绩预处理 | 第72页 |
5.2 综合评价数据处理 | 第72-76页 |
5.3 算法分析 | 第76-78页 |
5.3.1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5.3.2 算法分析 | 第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