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次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来源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间接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直接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 第14-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1.4.2 案例研究法 | 第15页 |
1.4.3 定量分析法 | 第15-17页 |
2 新课标与历史人物 | 第17-27页 |
2.1 历史新课标 | 第17页 |
2.2 历史人物的定义 | 第17-18页 |
2.3 新课标中的人物史内容 | 第18-23页 |
2.3.1 显性历史人物 | 第19-20页 |
2.3.2 隐性历史人物 | 第20-23页 |
2.4 新课标下的人物史教学的使命 | 第23-27页 |
2.4.1 三维一体的整合目标 | 第24页 |
2.4.2 三观合一的价值观 | 第24-25页 |
2.4.3 以人物为载体,强化价值观教育 | 第25-27页 |
3 历史人物与价值引领 | 第27-36页 |
3.1 价值与价值观 | 第27-28页 |
3.1.1 价值与价值观的定义 | 第27页 |
3.1.2 价值观体系的构成 | 第27-28页 |
3.2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程价值观 | 第28-31页 |
3.2.1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程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第28-30页 |
3.2.2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程的核心价值观 | 第30-31页 |
3.3 价值观与价值引领 | 第31-33页 |
3.3.1 “引领”的界定 | 第31-32页 |
3.3.2 价值引领的含义 | 第32-33页 |
3.4 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价值引领方面的优势 | 第33-36页 |
3.4.1 新课标三观教育中的价值观凸显 | 第33页 |
3.4.2 新课标下历史人物价值引领的凸显 | 第33页 |
3.4.3 历史人物自身的价值优势 | 第33-34页 |
3.4.4 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 第34-36页 |
4 透过课堂实例看历史人物教学价值引领现状 | 第36-44页 |
4.1 价值引领的缺失 | 第36-38页 |
4.2 价值引领的灌输 | 第38-40页 |
4.3 价值引领的错位 | 第40-44页 |
4.3.1 价值引领的人性漠然 | 第40-42页 |
4.3.2 英雄主义下的价值观教育 | 第42-44页 |
5 以教学设计为例探究历史人物的价值引领策略 | 第44-68页 |
5.1 隐性历史人物的教学设计:《南京大屠杀》 | 第44-53页 |
5.2 显性历史人物的教学设计:《辛亥革命》 | 第53-59页 |
5.3 新课标下历史人物的价值引领策略 | 第59-68页 |
5.3.1 教师树立价值意识,承担引领责任 | 第59-60页 |
5.3.2 筛选价值,落实课程内容的价值定位 | 第60-62页 |
5.3.3 立足价值定位,开发历史人物教学资源 | 第62-63页 |
5.3.4 挖掘历史人物价值内涵,真正实现价值引领 | 第63-64页 |
5.3.5 采用恰当方式,完成历史人物教学的价值引领 | 第64-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