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17页 |
1.3.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 第15页 |
1.3.2 职业生涯理论 | 第15-16页 |
1.3.3 激励理论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3 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33页 |
2.1 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概况 | 第20-25页 |
2.1.1 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简介 | 第21-22页 |
2.1.2 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员工队伍结构 | 第22-25页 |
2.2 天然气分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现状 | 第25-27页 |
2.2.1 天然气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25-26页 |
2.2.2 天然气分公司职业生涯管理现状 | 第26-27页 |
2.3 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2.3.1 缺少专业性的岗前培训及职业发展培训 | 第27-28页 |
2.3.2 职业发展通道单一 | 第28页 |
2.3.3 对不同阶段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缺失 | 第28-29页 |
2.3.4 人才引进渠道狭窄 | 第29页 |
2.3.5 员工内部流动不畅 | 第29页 |
2.3.6 任职资格制度不完善 | 第29-30页 |
2.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2.4.1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 第30页 |
2.4.2 薪酬绩效激励效果不明显 | 第30-31页 |
2.4.3 职业生涯管理制度缺失 | 第31页 |
2.4.4 员工自身及外部环境影响 | 第31-32页 |
2.4.5 相关管理人员素质不齐 | 第32页 |
2.4.6 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设计 | 第33-47页 |
3.1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原则和目标 | 第33-35页 |
3.1.1 规划职业生涯的原则 | 第33-34页 |
3.1.2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目标 | 第34-35页 |
3.2 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具体设计 | 第35-42页 |
3.2.1 开展各岗位员工特点的分析 | 第35-38页 |
3.2.2 建立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 | 第38-40页 |
3.2.3 不同职业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 | 第40-42页 |
3.3 培训体系的建设 | 第42-43页 |
3.3.1 培训需求分析 | 第42-43页 |
3.3.2 培训内容与方式 | 第43页 |
3.4 建立职业生涯管理的评价体系 | 第43-46页 |
3.4.1 建立职业生涯发展管理档案 | 第44页 |
3.4.2 职业生涯管理效果评估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7-54页 |
4.1 加快信息化建设 | 第47-48页 |
4.1.1 岗位信息发布平台 | 第47页 |
4.1.2 培训信息发布平台 | 第47-48页 |
4.1.3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 第48页 |
4.1.4 企业内部网络交流平台 | 第48页 |
4.2 组织保障 | 第48-50页 |
4.2.1 优化组织结构 | 第49页 |
4.2.2 组建职业生涯管理委员会 | 第49-50页 |
4.2.3 强化人事系统自身建设 | 第50页 |
4.3 制度保障 | 第50-52页 |
4.3.1 健全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 第50-51页 |
4.3.2 完善薪酬绩效激励制度 | 第51-52页 |
4.4 企业文化建设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