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评估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评估现状概述 | 第14-28页 |
| ·国内高等教育评估 | 第14-16页 |
| ·本科教学评估 | 第14-15页 |
| ·香港的高等教育评估 | 第15-16页 |
|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 | 第16-20页 |
| ·美国 | 第16-17页 |
| ·欧洲部分国家 | 第17-18页 |
| ·日本 | 第18-20页 |
| ·国内专业评估 | 第20-22页 |
| ·国内理工科相关相近专业教学评估 | 第20-21页 |
| ·香港的课程甄审 | 第21-22页 |
| ·国外专业认证 | 第22-25页 |
| ·美国的专业认证 | 第22-24页 |
| ·欧洲的专业认证 | 第24-25页 |
| ·经验启示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第28-42页 |
| ·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 | 第30-34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30页 |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30-31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1-32页 |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2页 |
| ·TOPSIS法 | 第32-33页 |
|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第33-34页 |
| ·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34-35页 |
|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第35-40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用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评估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2-55页 |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评估模式及流程 | 第42-44页 |
| ·评估模式 | 第42-43页 |
| ·评估流程 | 第43-44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4-47页 |
| ·系统功能 | 第44-45页 |
| ·系统角色分析 | 第45-46页 |
| ·系统总用例图 | 第46-47页 |
| ·系统设计原则及开发工具 | 第47-49页 |
| ·设计原则 | 第47-48页 |
| ·开发工具 | 第48-49页 |
| ·系统结构及各功能模块 | 第49-55页 |
| 第五章 评估支持系统的实现 | 第55-74页 |
| ·系统数据库架构 | 第55-56页 |
| ·客户端操作界面 | 第56-69页 |
| ·主页 | 第56-59页 |
| ·院系版块 | 第59-63页 |
| ·专家版块 | 第63-65页 |
| ·管理员版块 | 第65-69页 |
| ·运用MATLAB实现层次分析 | 第69-70页 |
| ·运用MATLAB实现模糊综合评价 | 第70-71页 |
| ·系统测试 | 第71-7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5页 |
| ·工作总结 | 第74页 |
| ·下一步研究工作与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