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 | 第14-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第14页 |
2.1.2 课堂导入 | 第14页 |
2.1.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2.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2.3.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3.4 生活教育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导入中应用现状的调查 | 第20-30页 |
3.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20-26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3.1.2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20页 |
3.1.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0-26页 |
3.1.4 问卷调查结论 | 第26页 |
3.2 对教师的调查访谈 | 第26-28页 |
3.2.1 调查对象 | 第26页 |
3.2.2 访谈调查的方法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说明 | 第26-27页 |
3.2.3 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7-28页 |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3.3.1 学生所掌握的乡土地理知识非常有限 | 第28-29页 |
3.3.2 现有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较少 | 第29页 |
3.3.3 部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得不够熟练 | 第29页 |
3.3.4 部分教师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 第30-42页 |
4.1 地理课堂导入中选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原则 | 第30-31页 |
4.1.1 典型性与科学性 | 第30页 |
4.1.2 趣味性与启发性 | 第30-31页 |
4.1.3 新颖性与灵活性 | 第31页 |
4.1.4 简洁性与艺术性 | 第31页 |
4.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课堂导入中应用的原则 | 第31-32页 |
4.2.1 立足实际性 | 第31-32页 |
4.2.2 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 | 第32页 |
4.2.3 注重引导性 | 第32页 |
4.2.4 加强德育 | 第32页 |
4.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课堂导入中应用的策略 | 第32-35页 |
4.3.1 提高教师课程资源意识 | 第32-33页 |
4.3.2 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第33-34页 |
4.3.3 提高教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技能和专业能力 | 第34页 |
4.3.4 适当开展野外考察实践活动 | 第34-35页 |
4.4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课堂导入的应用设计及实践观察 | 第35-42页 |
4.4.1 导入案例设计 | 第35-38页 |
4.4.2 课堂观察的目的与对象 | 第38页 |
4.4.3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说明 | 第38页 |
4.4.4 观察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38-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性 | 第42-44页 |
5.1 结论 | 第42-43页 |
5.2 局限性 | 第43-44页 |
附录1 | 第44-46页 |
附录2 | 第46-48页 |
附录3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56页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