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Ajax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1-16页
        1.1.1 目前网络学习平台存在的问题第11-14页
        1.1.2 学习平台需要实现学习共同体的功能第14页
        1.1.3 网络学习平台需要促成学习共同体第14-15页
        1.1.4 Ajax对支持学习共同体平台的优势第15-16页
        1.1.5 研究的意义第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1.2.1 国内外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2 网络学习平台的相关综述第19-21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21-22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第21-22页
        1.3.2 研究的创新点第22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2-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研究思路第23-24页
第2章 学习共同体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第24-36页
    2.1 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第24-25页
        2.1.1 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第24页
        2.1.2 学习共同体的类型和要素第24-25页
    2.2 学习与共同体走向结合第25-29页
        2.2.1 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第25-27页
        2.2.2 学习需要共同体的支持第27-28页
        2.2.3 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第28-29页
    2.3 网络学习共同体第29-33页
        2.3.1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第29-30页
        2.3.2 创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原则第30-31页
        2.3.3 技术支持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第31-33页
    2.4 在共同体平台上开展设计型学习活动第33-36页
        2.4.1 设计型学习的背景及发展第33页
        2.4.2 设计型学习的含义及主要特征第33-34页
        2.4.3 设计型学习与学习共同体的联系第34-36页
第3章 Ajax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第36-51页
    3.1 运用Ajax技术构建共同体平台的优势第36-38页
        3.1.1 Ajax技术的动态加载数据有利于共同体平台中的人机交互第36-37页
        3.1.2 Ajax技术使页面内容分块有利于共同体学习中的实时性第37-38页
        3.1.3 Ajax技术能预测用户需求提前获取数据第38页
    3.2 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共同体的分析第38-43页
        3.2.1 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共同体的需求分析第38-41页
        3.2.2 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共同体的设计思想第41-43页
    3.3 学习共同体平台设计第43-51页
        3.3.1 总体设计第43-44页
        3.3.2 模块设计第44-45页
        3.3.3 应用Ajax技术对部分功能的设计第45-51页
第4章 Ajax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平台的实现第51-73页
    4.1 Ajax技术第51-54页
        4.1.1 Ajax简介第51-52页
        4.1.2 Ajax的工作原理第52-53页
        4.1.3 Ajax的功能特点第53-54页
    4.2 Ajax技术的应用现状第54-55页
        4.2.1 Google map应用Ajax技术第54-55页
        4.2.2 GMail应用Ajax技术第55页
    4.3 系统开发环境第55-62页
        4.3.1 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SQL Server 2008第55-57页
        4.3.2 开发框架——ASP.NET AJAX第57-59页
        4.3.3 Web服务器——IIS第59-62页
    4.4 学习共同体平台核心功能的实现第62-72页
        4.4.1 运用Ajax技术验证会员注册登录第62-65页
        4.4.2 运用Ajax技术的留言板的实现第65-68页
        4.4.3 运用Ajax技术实现新闻通告的无刷新浏览第68-72页
    4.5 Ajax支持下的平台与传统平台对比分析第72-7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5.1 总结第73页
    5.2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研究
下一篇: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