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裁员风险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导论 | 第8-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理论研究价值 | 第11页 |
2、本文的实践指导意义 | 第11-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规范分析 | 第12页 |
2、文献和理论研究法 | 第12页 |
3、案例分析法 | 第12-13页 |
(五)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及裁员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5页 |
(一)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 | 第15-17页 |
1、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 第15页 |
2、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目标 | 第15-16页 |
3、裁员是企业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一种手段 | 第16-17页 |
(二) 裁员的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1、裁员内涵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企业裁员决策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三) 企业裁员行为的效应分析 | 第21-25页 |
1、裁员可能导致员工产生不安全感 | 第21-23页 |
2、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员工的工作投入 | 第23-25页 |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的裁员行为及风险分析 | 第25-34页 |
(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的裁员行为 | 第25-27页 |
1、裁员是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选择 | 第25页 |
2、金融危机衍生的裁员特点分析 | 第25-27页 |
(二) 企业裁员不当可能导致的风险损失 | 第27-34页 |
1、裁员可能导致企业的价值损失 | 第27-29页 |
2、裁员可能导致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 | 第29-31页 |
3、裁员可能导致企业凝聚力的下降 | 第31-32页 |
4、裁员可能导致经济复苏后的招募成本上升 | 第32-34页 |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控制裁员风险的管理策略 | 第34-46页 |
(一) 理性选择裁员对象,降低风险 | 第34-36页 |
1、确定裁员对象的依据 | 第34-35页 |
2、裁员问题的等价转换 | 第35-36页 |
3、需谨慎对待的员工群体 | 第36页 |
(二) 科学选择裁员方式,控制风险 | 第36-37页 |
1、寄养方式 | 第36页 |
2、安全裁员 | 第36-37页 |
3、外送培养 | 第37页 |
4、内部承包 | 第37页 |
(三) 巧用EAP 进行裁员管理,化解风险 | 第37-43页 |
1、EAP 系统的内涵 | 第37-38页 |
2、重视对被裁员工的心理援助 | 第38-40页 |
3、在裁员实施过程中注重心理援助者的角色扮演 | 第40-42页 |
4、再造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 第42-43页 |
(四) 重建组织信任,走出裁员危机 | 第43-46页 |
1、团队现状评估 | 第43页 |
2、明确领导人使命 | 第43-44页 |
3、创建情感恢复期 | 第44页 |
4、重新建立团队目标 | 第44-46页 |
五、应对危机、规避裁员风险的更好选择:不裁员 | 第46-59页 |
(一) 案例企业简介 | 第46-47页 |
(二) 全球金融危机对C 公司的盈利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三) 对C 公司员工招聘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 第48-53页 |
1、C公司人力资源历史成本核算 | 第48-50页 |
2、公司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核算 | 第50-53页 |
(四) 金融危机中C 公司的人力资源策略分析 | 第53-56页 |
1、合并职能部门,控制组织成本 | 第53-54页 |
2、外包运输/内勤等业务,控制业务成本 | 第54-55页 |
3、缩短工时与重新培训职工,控制重置成本 | 第55-56页 |
(五) 玻璃行业复苏后C 公司的人力资源策略 | 第56-59页 |
1、C公司盈利能力回升分析 | 第56-57页 |
2、C公司激励型薪酬战略的选择 | 第57-59页 |
六、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