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二、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3-15页 |
五、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企业的性质——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前提和逻辑起点 | 第16-24页 |
一、新古典经济学 | 第16页 |
二、不确定性理论 | 第16-17页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第17-19页 |
四、企业分工理论 | 第19-20页 |
五、企业理论新发展 | 第20-23页 |
(一)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 第20-21页 |
(二) 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 第21-22页 |
(三)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 第22-23页 |
六、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企业竞争优势探源——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目的和逻辑结果 | 第24-37页 |
一、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 | 第24-25页 |
(一) 经济学中的竞争优势外生论 | 第24-25页 |
(二) 战略管理学中的竞争优势外生论 | 第25页 |
二、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 | 第25-28页 |
(一) 企业竞争优势视角由外向内的转变 | 第25-26页 |
(二)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 | 第26-27页 |
(三) 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 | 第27-28页 |
三、企业竞争优势内外结合互动 | 第28-29页 |
(一) 企业竞争优势视角转变为内外结合互动 | 第28页 |
(二) 企业竞争优势动态能力观 | 第28-29页 |
四、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本质 | 第29-36页 |
(一) 知识及其性质 | 第29-33页 |
(二) 知识与企业竞争优势 | 第33-36页 |
1. 知识与"能力" | 第33-34页 |
2. 知识与"动态" | 第34-36页 |
五、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以知识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与其它动因理论观点 | 第37-48页 |
一、以知识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 | 第37-40页 |
(一) "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的内涵的界定 | 第37-38页 |
(二) 以知识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三种形式 | 第38-40页 |
二、其它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动因 | 第40-46页 |
(一) 资产组合理论——分散风险动因 | 第40页 |
(二) 委托—代理关系——内部人行为动因 | 第40-41页 |
(三) 市场势力说——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动因 | 第41-42页 |
(四) 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获得最优经济利润动因 | 第42-43页 |
(五) 微观市场结构理论——吸引投资者动因 | 第43页 |
(六)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经营策略动因 | 第43-44页 |
(七) 资源学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动因 | 第44页 |
(八) 交易成本理论——体现企业本质的动因 | 第44-45页 |
(九) 核心竞争能力理论——培养核心能力动因 | 第45页 |
(十) 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企业资本性发展动因 | 第45-46页 |
(十一) 企业家个性特质理论——内在主观动因 | 第46页 |
三、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以企业知识为基础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动因分析 | 第48-67页 |
一、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知识动因分析 | 第48-57页 |
(一) 企业知识主动型多元化战略动因 | 第49-51页 |
1. 知识愿景驱动型动因 | 第49-50页 |
2. 知识积聚性动因 | 第50-51页 |
3. 获取战略性知识 | 第51页 |
(二) 企业知识自然成长型多元化战略动因 | 第51-54页 |
1. 知识规模经济动因 | 第52-53页 |
2. 知识范围经济动因 | 第53-54页 |
3. 知识速度经济动因 | 第54页 |
(三) 企业知识被动型多元化战略动因 | 第54-57页 |
1. 知识定价动因 | 第54-55页 |
2. 知识创造动因 | 第55页 |
3. 知识经济环境驱动动因 | 第55-57页 |
二、以知识的相关多元化战略竞争优势和经济学阐释 | 第57-60页 |
(一) 企业知识与经济租金 | 第57-58页 |
(二) 企业知识与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 | 第58-60页 |
三、多重理论视角下其内在的一致性及融合性 | 第60-66页 |
四、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7-7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二、论文的局限和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