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一、导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回顾 | 第10-11页 |
1. 企业融资理论 | 第10页 |
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研究 | 第10页 |
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 第10-11页 |
4. 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手段的分析 | 第11页 |
5. 从中小企业角度研究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 第11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中小企业与融资理论概述 | 第13-22页 |
(一)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3-15页 |
1. 中小企业的一般含义 | 第13页 |
2.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3-15页 |
(二)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 第15-17页 |
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 第15页 |
2.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活跃因素 | 第15页 |
3. 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 第15-16页 |
4. 中小企业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 第16-17页 |
5. 中小企业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 第17页 |
6. 西部中小企业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17页 |
(三) 融资与融资制度的概念 | 第17-19页 |
1. 融资的概念 | 第17-18页 |
2. 融资制度的概念 | 第18-19页 |
(四)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 第19-22页 |
1. MM 理论 | 第19页 |
2. 权衡理论 | 第19-20页 |
3. 企业融资的新优序列理论 | 第20页 |
4.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20-22页 |
三、我国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成因 | 第22-29页 |
(一) 我国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22-23页 |
(二) 我国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 第23-25页 |
1. 内源融资比例过大 | 第23-24页 |
2. 直接融资难实现 | 第24页 |
3. 间接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难满足 | 第24-25页 |
(三) 我国西部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 第25-29页 |
1. 西部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 | 第25-27页 |
2. 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及资本流失现象严重 | 第27页 |
3. 金融部门支持力度不足 | 第27-28页 |
4. 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第28页 |
5. 社会担保体系不健全及信用法规不完善 | 第28-29页 |
四、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29-35页 |
(一) 美国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现况 | 第29-30页 |
1. 小企业担保贷款制度 | 第29页 |
2. 风险投资制度 | 第29-30页 |
3. 纳斯达克市场对对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 | 第30页 |
(二) 日本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现况 | 第30-31页 |
1. 间接融资支持制度 | 第30页 |
2. 风险投资制度 | 第30-31页 |
3. 公开资本市场制度 | 第31页 |
(三) 德国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现况 | 第31-33页 |
1. 政府的支持 | 第31-32页 |
2. 支持信贷担保机构 | 第32页 |
3. 鼓励直接融资和风险投资 | 第32-33页 |
(四) 国外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特点及启示 | 第33-35页 |
1. 健全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制定中小企业管理体制 | 第33页 |
2. 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 第33-34页 |
3. 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 第34页 |
4.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34-35页 |
五、加大对我国西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 第35-50页 |
(一) 发挥政府在构建金融支持体系中的作用 | 第35-39页 |
1. 制定支持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 第35-36页 |
2. 加大对西部地区资金投入 | 第36-37页 |
3. 健全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辅导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37-39页 |
(二) 创新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 | 第39-41页 |
1. 发展产业集群内抵押担保贷款 | 第39-40页 |
2. 通过合作性融资安排,降低金融机构放贷成本 | 第40-41页 |
3. 为完善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 | 第41页 |
(三) 逐步建立风险投资融资模式 | 第41-44页 |
1. 制定和完善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 第42页 |
2. 拓宽西部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 | 第42-44页 |
3. 构建和完善多样化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 | 第44页 |
(四) 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第44-47页 |
1. 积极支持西部企业上市融资 | 第45页 |
2. 健全创业板相关制度 | 第45-46页 |
3. 培育区域资本市场 | 第46-47页 |
(五) 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 第47-50页 |
1. 发展科技银行 | 第47-48页 |
2. 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 第48页 |
3. 发展村镇银行 | 第48-49页 |
4.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 第49-50页 |
六、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