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北方方言(华北官话)论文

河南淅川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2页
    0.1 淅川的地理地貌历史沿革及人口人文概况第8页
    0.2 淅川方言的相关研究现状及语言概况第8-9页
    0.3 记音符号第9-11页
    0.4 调查概况及发音合作第11-12页
        0.4.1 调查过程说明第11页
        0.4.2 发音合作人的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淅川方言单字音系第12-15页
    1.1 声韵调系统第12-13页
        1.1.1 声母24个(包含零声母)第12页
        1.1.2 韵母38个第12-13页
        1.1.3 声调4个(不包括轻声)第13页
    1.2 声韵配合关系第13-15页
第二章 淅川方言语音演变研究第15-42页
    2.1 声母的演变第15-25页
        2.1.1 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的分化第18-19页
        2.1.2 尖团音第19-22页
        2.1.3 知庄章的读音第22-24页
        2.1.4 中古微母字的读音第24-25页
    2.2 韵母的演变第25-41页
        2.2.1 果摄字的读音第32-33页
        2.2.2 高元音u的裂化第33-35页
        2.2.3 遇摄知系的读音第35-36页
        2.2.4 合口介音u的丢失第36-39页
        2.2.5 铎药觉三韵的读音第39-40页
        2.2.6 德陌麦三韵的读音第40-41页
    2.3 声调的演变第41-42页
第三章 淅川方言的内部差异及音变第42-49页
    3.1 淅川方言的内部差异第42-43页
    3.2 儿化现象第43-46页
        3.2.1 淅川方言儿化的语音形式第43-44页
        3.2.2 淅川方言儿化的语音特征第44-46页
    3.3 文白、新老异读及特殊读音第46-49页
        3.3.1 文白异读第46-47页
        3.3.2 新老异读第47-48页
        3.3.3 特殊读音第48-49页
第四章 同音字汇第49-66页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语母语者汉语问候言语行为偏误研究
下一篇: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好歹”的语义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