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保健食品论文

抹竹的研究与开发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1-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4页
    1.1 竹资源及其应用现状第16-19页
        1.1.1 竹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第16-17页
        1.1.2 竹资源的利用现状第17-18页
        1.1.3 我国竹产业的现状第18-19页
    1.2 竹叶有效成分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第19-24页
        1.2.1 竹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第19-21页
        1.2.2 竹叶活性成分的生物学功效第21-23页
        1.2.3 竹叶资源的应用现状第23-24页
    1.3 人类的代谢综合征第24-29页
        1.3.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第24-25页
        1.3.2 代谢综合征的产生原因第25-26页
        1.3.3 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第26-28页
        1.3.4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第28-29页
    1.4 抹茶的开发与利用第29-33页
        1.4.1 抹茶及其加工工艺第29-30页
        1.4.2 抹茶与超微绿茶粉的区别第30-31页
        1.4.3 抹茶的应用第31-33页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1.5.1 立题依据和目的第33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抹竹的制备第34-45页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34-35页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34-35页
        2.1.2 主要试验仪器第35页
    2.2 试验方法第35-37页
        2.2.1 抹竹的加工工艺流程第35页
        2.2.2 烫漂护色对竹叶护绿效果的影响第35页
        2.2.3 纳米化对抹竹粒径的影响第35-36页
        2.2.4 不同品种抹竹化学组成的差异第36-37页
        2.2.5 不同品种抹竹色泽的差异第37页
        2.2.6 数据统计学分析第3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2.3.1 抹竹的加工工艺第37页
        2.3.2 烫漂护色的适宜工艺条件第37-39页
        2.3.3 纳米化处理的适宜工艺条件第39-41页
        2.3.4 五种抹竹化学组成的差异第41-43页
        2.3.5 五种抹竹色泽的差异第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抹竹与抹茶的品质对比第45-56页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45-46页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45页
        3.1.2 主要仪器设备第45-46页
    3.2 试验方法第46-48页
        3.2.1 热稳定性测试第46页
        3.2.2 光稳定性测定第46页
        3.2.3 感官评价测试第46-47页
        3.2.4 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评价抹竹与抹茶的风味第47-48页
        3.2.5 化学成分测试第48页
        3.2.6 数据统计学分析第4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8-54页
        3.3.1 抹竹与抹茶的热稳定性对比第48-50页
        3.3.2 抹竹与抹茶的光稳定性对比第50-51页
        3.3.3 抹竹与抹茶的感官差异第51页
        3.3.4 抹竹与抹茶的电子鼻、电子舌测试结果第51-53页
        3.3.5 抹竹与抹茶化学成分对比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抹竹和抹茶改善小鼠代谢综合征的功效研究第56-80页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56-58页
        4.1.1 试验材料和动物第56-57页
        4.1.2 主要试剂第57页
        4.1.3 主要仪器设备第57-58页
    4.2 试验方法第58-62页
        4.2.1 试验动物分组及与剂量设置第58页
        4.2.2 体重和各脏器重量测定第58-59页
        4.2.3 血清生化指标测试第59页
        4.2.4 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测试第59页
        4.2.5 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测试第59页
        4.2.6 组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切片观察第59-60页
        4.2.7 细胞分泌因子及炎症因子测试第60页
        4.2.8 实验小鼠肠道菌群测试第60-62页
        4.2.9 结肠透射电镜切片观察第62页
        4.2.10 数据统计分析第6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2-78页
        4.3.1 抹竹和抹茶对实验小鼠体重和脏器重量的影响第62-65页
        4.3.2 抹竹和抹茶对实验小鼠血脂单脂质水平的影响第65-66页
        4.3.3 抹竹和抹茶对实验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第66-67页
        4.3.4 抹竹和抹茶对实验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第67-68页
        4.3.5 抹竹和抹茶对实验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第68-70页
        4.3.6 抹竹和抹茶对实验小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第70-71页
        4.3.7 实验小鼠肝脏和脂肪的切片观察结果第71-74页
        4.3.8 抹竹和抹茶对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第74-76页
        4.3.9 实验小鼠结肠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76-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抹竹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第80-98页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80-81页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80页
        5.1.2 主要仪器设备第80-81页
    5.2 试验方法第81-85页
        5.2.1 抹竹在蛋糕加工中的应用第81-82页
        5.2.2 抹竹在酸奶加工中的应用第82-84页
        5.2.3 抹竹在牛轧糖加工中的应用第84-85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85-96页
        5.3.1 抹竹在蛋糕加工中的应用第85-90页
        5.3.2 抹竹在酸奶加工中的应用第90-94页
        5.3.3 抹竹在牛轧糖加工中的应用第94-96页
    5.4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6.1 结论第98-99页
    6.2 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9页
附录第109-112页
作者简介第112页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2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12页
在校期间的获奖情况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拮抗芽孢杆菌在枇杷采后保鲜中的应用及抑菌机制初探
下一篇:烹饪对鲟鱼蛋白质氧化及消化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