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1章 导言第13-36页
   ·语序类型学概述第14-31页
     ·语序类型学与语言类型学第14-18页
     ·语序类型学的原则及方法第18-3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1-33页
   ·研究方法与原则第33-36页
第2章 主题与主语第36-90页
   ·主题与主语第36-67页
     ·主语的定义第36-43页
     ·主题的定义第43-55页
     ·主题与主语的区别第55-67页
   ·主题的位置与分类第67-88页
   ·小结第88-90页
第3章 主题标记与主题结构第90-124页
   ·主题标记及其专用性差异第90-99页
   ·主题结构的核心第99-101页
   ·主题与焦点第101-107页
   ·主题标记的分布范围与条件第107-122页
     ·主题标记的分布范围第107-109页
     ·主题标记的分布条件第109-122页
   ·小结第122-124页
第4章 主、宾语的主题化分析第124-182页
   ·主语的主题化分析第124-133页
     ·主题与主语的对应第124-125页
     ·原型施事与原型经历体第125-129页
     ·语义突显与交际力第129-132页
     ·上下文与主语的选择第132-133页
   ·动宾结构的主题化分析第133-179页
     ·静态动宾结构的主题化分析第133-146页
       ·一般静态动宾结构第133-140页
       ·嵌入结构第140-146页
     ·典型双宾语结构的主题化分析第146-162页
       ·典型双宾语结构第146-150页
       ·典型双宾语结构的主题化分析第150-155页
       ·“了”与“不起”第155-160页
       ·关于“给”第160-162页
     ·保留宾语非宾格结构的主题化分析第162-179页
       ·非宾格结构第162-165页
       ·被动非宾格结构第165-169页
       ·存现结构和非使役结构第169-175页
       ·赋格问题第175-179页
   ·小结第179-182页
第5章 特殊结构的主题化分析第182-207页
   ·形义错配句的主题化分析第182-199页
     ·准定语和形义错配句第182-189页
     ·形义错配句中的三类关系第189-194页
     ·形义错配句的主题化分析第194-199页
   ·轻动词结构的主题化分析第199-206页
     ·轻动词结构第199-202页
     ·轻动词结构的主题化分析第202-206页
   ·小结第206-207页
第6章 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对比分析第207-239页
   ·朝鲜语与日语的主题与主题结构第207-215页
   ·汉藏语系主题突显结构的语序类型第215-238页
     ·藏缅语族第216-223页
     ·侗台语族第223-227页
     ·苗瑶语族第227-229页
     ·仡央语族第229-231页
     ·相关语系的例子第231-235页
     ·汉藏语系差比句的主题结构类型第235-238页
   ·小结第238-239页
第7章 结语第239-254页
   ·研究总结第239-242页
   ·研究意义及启示第242-247页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第247-254页
参考文献第254-275页
附录第275-277页

论文共2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汉英谓语句物性形容词隐喻拓展异同成因探析
下一篇: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