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学校德育不可忽视学生心理因素 | 第8-16页 |
(一) 品德与心理的必然联系 | 第8-10页 |
(二) 品德往往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特征 | 第10-11页 |
(三) 关注心理是德育反思中的一种基本确认 | 第11-13页 |
(四) 心理与品德发展的必然联系 | 第13-16页 |
二、心理因素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 第16-24页 |
(一) 心理因素对学生品德态度的影响 | 第16-18页 |
1、心理问题对学生品德需要的影响 | 第16-17页 |
2、学生矛盾心态对其品德态度的影响 | 第17-18页 |
3、对心理因素影响品德态度情况的问卷调查 | 第18页 |
(二) 心理因素对学生品德内化的影响 | 第18-21页 |
1、心理因素对品德认识的影响 | 第18-19页 |
2、心理因素对品德情感的影响 | 第19-20页 |
3、心理因素对品德意志的影响 | 第20-21页 |
(三) 心理因素对学生品德外化的影响 | 第21页 |
1、虚性外化 | 第21页 |
2、随意外化 | 第21页 |
3、反向外化 | 第21页 |
(四) 病态的心理机制 | 第21-24页 |
1、灰色、阴暗心境下的失落与仇恨 | 第22页 |
2、定势错位 | 第22-23页 |
3、信任缺失 | 第23页 |
4、价值观上的冲突 | 第23-24页 |
三、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学校教育致因 | 第24-28页 |
(一) 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 第24-26页 |
(二) 学生心理问题的学校教育因素 | 第26-28页 |
1、学习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 | 第26页 |
2、教师行为引发学生心理问题 | 第26-27页 |
3、精神虐待引发学生心理问题 | 第27页 |
4、学习动机功利化引发学生心理问题 | 第27页 |
5、教师心理问题引发学生心理问题 | 第27-28页 |
四、强化德育中心理关注的一般性对策思考 | 第28-35页 |
(一)学校:树立心理学指导下的德育观,寓心理教育与德育中 | 第28-29页 |
(二)教师:提高师德修养,实施人性化教育 | 第29-30页 |
(三)班主任:转变角色,用心理学规律教育学生,管理班级 | 第30-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