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 1.1.1 背景 | 第7-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3 小结 | 第11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 1.3.1 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 2.1 2016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 第13页 |
| 2.2 地理比较教育 | 第13页 |
| 2.3 布鲁纳结构教学观 | 第13-15页 |
| 第3章 GFL1与GFL2的比较研究(以9-12年级段为例) | 第15-47页 |
| 3.1 制定背景的比较 | 第15-19页 |
| 3.1.1 GFL1制定的背景 | 第15-16页 |
| 3.1.2 GFL2制定的背景 | 第16-18页 |
| 3.1.3 背景的变化及对课程标准制定产生的影响 | 第18-19页 |
| 3.2 课程理念与目标的比较 | 第19-22页 |
| 3.2.1 GFL1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 第19-21页 |
| 3.2.2 GFL2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 第21-22页 |
| 3.3 内容标准的比较 | 第22-43页 |
| 3.3.1 地理观的比较 | 第22-24页 |
| 3.3.2 地理学科知识的比较 | 第24-39页 |
| 3.3.3 地理技能的比较 | 第39-43页 |
| 3.3.4 地理实践的比较 | 第43页 |
| 3.4 GFL2与GFL1相比的进步意义及所呈现的发展趋势 | 第43-47页 |
| 3.4.1 GFL2的进步意义 | 第43-45页 |
| 3.4.2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改革呈现的趋势 | 第45-47页 |
| 第4章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47-52页 |
| 4.1 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的分析 | 第47-49页 |
| 4.2 中美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 | 第49-51页 |
| 4.3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1-5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8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