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限制性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与优化研究--以DFL公司为案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3 文献回顾第10-11页
        1.3.1 西方学者对股权激励研究的观点第10-11页
        1.3.2 我国学者对股权激励研究的观点第11页
    1.4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第11-13页
        1.4.1 论文结构第11-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股权激励概述及典型案例第13-28页
    2.1 股权激励概述第13-17页
        2.1.1 什么是股权激励第13页
        2.1.2 股权激励的方式第13-14页
        2.1.3 股权激励的基本作用第14页
        2.1.4 股权激励的基本要素和关注重点第14-15页
        2.1.5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比较第15页
        2.1.6 实施股权激励的总体步骤和四个阶段第15-16页
        2.1.7 股权激励税收缴纳第16-17页
    2.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第17-19页
    2.3 几个典型案例第19-24页
        2.3.1 恒康医疗(002219)第19页
        2.3.2 探路者(300005)第19-21页
        2.3.3 用友软件(600588)第21-22页
        2.3.4 洪涛股份(002325)第22-23页
        2.3.5 三维丝(300056)第23-24页
        2.3.6 勤上光电(002638)第24页
    2.4 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启示第24-28页
        2.4.1 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第24-25页
        2.4.2 企业自身情况对股权激励的影响第25页
        2.4.3 激励工具的选择第25页
        2.4.4 考核目标的合理性第25-26页
        2.4.5 股权激励的误区和隐患第26页
        2.4.6 股权激励是把“双刃剑”第26-28页
第3章 DFL公司及股权激励动因第28-32页
    3.1 DFL公司简介(相关信息均来自公开信息)第28-30页
    3.2 DFL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动因第30-32页
        3.2.1 公司IPO阶段高管不持股第30页
        3.2.2 市场及投资者希望公司股价增长第30页
        3.2.3 行业景气高峰即将结束第30-31页
        3.2.4 药机行业竞争加剧第31页
        3.2.5 市值管理提升的需要第31页
        3.2.6 中长期发展的需要第31-32页
第4章 DFL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第32-37页
    4.1 激励对象第32页
    4.2 激励数量第32页
    4.3 授予价格第32页
        4.3.1 授予价格第32页
        4.3.2 定价方法第32页
        4.3.3 预留部分第32页
    4.4 授予时间第32-33页
        4.4.1 授予日第32页
        4.4.2 授予日的特别要求第32-33页
    4.5 解锁时间第33页
    4.6 绩效目标第33-34页
        4.6.1 公司业绩考核要求第33-34页
        4.6.2 个人业绩考核要求第34页
    4.7 禁售期第34页
        4.7.1 对董事和高管转让股份的要求第34页
        4.7.2 对董事和高管买卖股票的要求第34页
    4.8 退出机制第34页
        4.8.1 职务变更第34页
        4.8.2 离职第34页
        4.8.3 退休第34页
        4.8.4 丧失劳动能力第34页
    4.9 方案推出后的市场反应第34-37页
第5章 DFL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第37-42页
    5.1 主要问题第37-40页
        5.1.1 方案推出并非最佳时机第37页
        5.1.2 激励对象成本偏高,筹资困难第37-39页
        5.1.3 重销售、轻管理的公司文化第39页
        5.1.4 个人业绩考核目标过高第39-40页
        5.1.5 产品布局单一,缺乏新的增长点第40页
    5.2 对策建议第40-42页
        5.2.1 加快外延式发展,形成双轮驱动第40页
        5.2.2 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监督第40页
        5.2.3 建立可持续性股权激励机制第40-42页
第6章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医药公司的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我国排污费改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