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4-21页 |
1.1 乳酸菌 | 第14-16页 |
1.1.1 乳酸菌的定义、分类及分布 | 第14页 |
1.1.2 乳酸菌的益生作用 | 第14-16页 |
1.2 肠道微生物菌群 | 第16-17页 |
1.2.1 肠道微生物的分类 | 第16页 |
1.2.2 肠道微生物区系 | 第16-17页 |
1.2.3 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 第17页 |
1.3 乳酸菌和肠道粘膜免疫 | 第17-18页 |
1.3.1 肠道粘膜免疫概述 | 第17页 |
1.3.2 乳酸菌对肠道粘膜的作用 | 第17-18页 |
1.4 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 | 第18-19页 |
1.4.1 自由基和氧化 | 第18页 |
1.4.2 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 | 第18-19页 |
1.4.3 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及研究 | 第19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3页 |
2.1.1 菌株来源 | 第21页 |
2.1.2 试验动物 | 第21页 |
2.1.3 药品与试剂 | 第21-22页 |
2.1.4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22-23页 |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2.2 观察指标及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2.2.1 观察指标 | 第23页 |
2.2.2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3页 |
2.2.3 灌胃方法 | 第23页 |
2.2.4 试验菌株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5 粪便的采集及活菌计数 | 第24页 |
2.2.6 试验菌株对小鼠肝脏和脾脏器官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7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样品蛋白的浓度 | 第25页 |
2.2.8 试验菌株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9 试验菌株对小鼠肠道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26页 |
2.2.10 镜检试验菌对灌胃小鼠小肠肠道粘液菌群的影响 | 第26页 |
2.2.11 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6-27页 |
2.2.12 扫描电镜下AS8组小鼠肠壁的形态 | 第27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9页 |
3.1 实验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制作系统发育树 | 第28-29页 |
3.2 灌胃期间试验菌株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 粪便的采集及活菌计数 | 第30-33页 |
3.3.1 试验菌对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 | 第30页 |
3.3.2 试验菌对小鼠肠道中乳酸菌数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3 试验菌对小鼠肠道中肠球菌数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4 试验菌对小鼠肠道中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 第32页 |
3.3.5 试验菌对小鼠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试验菌株对小鼠肝脏及脾脏的影响 | 第33-35页 |
3.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样品蛋白浓度标准曲线 | 第35页 |
3.6 试验菌株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3.6.1 试验菌对灌胃小鼠肝脏组织匀浆中T-AOC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6.2 试验菌对灌胃小鼠肝脏组织匀浆中CAT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3 试验菌对灌胃小鼠肝脏组织匀浆中T-SOD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3.6.4 试验菌对灌胃小鼠肝脏组织匀浆中MDA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6.5 试验菌对灌胃小鼠肝脏组织匀浆中GSH-PX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7 试验菌株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39-47页 |
3.7.1 试验菌对灌胃小鼠小肠粘液中SIgA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7.2 验菌对灌胃小鼠小肠组织匀浆中抗炎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7.3 验菌对灌胃小鼠小肠组织匀浆中促炎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 | 第42-47页 |
3.8 扫描电镜下AS8组小鼠小肠肠道形态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4.1 灌胃剂量选择依据 | 第49页 |
4.2 屎肠球菌的安全性 | 第49页 |
4.3 乳酸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