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美术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一)理论意义第11页
  (二)实践意义第11页
 三、研究内容第11-12页
 四、研究目标第12页
 五、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六、研究步骤第13页
 七、研究对象取样第13-14页
第二章 校本课程第14-20页
 一、课程的定义第14-15页
 二、我国现行课程体系第15-16页
  (一)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第15页
  (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第15-16页
 三、校本课程第16页
  (一)校本课程的定义第16页
  (二)校本课程的兴起第16页
 四、我国美术课程第16-18页
  (一)国家美术课程第17页
  (二)地方美术课程第17页
  (三)校本美术课程第17-18页
 五、校本美术课程先行研究第18-20页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研究第20-26页
 一、美术课程资源界定第20-21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第21-23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第21页
  (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第21页
  (三)“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第21页
  (四)“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第21-22页
  (五)“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第22页
  (六)“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第22页
  (七)“名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同第22-23页
 三、课程资源的选择第23-26页
第四章 校本美术课程调查研究第26-33页
 一、校本美术课程调查研究背景第26页
 二、校本美术课程开发调查研究——沈阳市中小学为例第26-33页
  (一)校本美术课程开发问卷调查(学生)第26-29页
  (二)校本美术课程开发问卷调查(教师)第29-31页
  (三)校本美术课程开发问卷调查(社会)第31-33页
第五章 校本美术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第33-49页
 一、沈阳市实验小学(中海分校)校本美术课程开发第33-36页
  (一)学校与校本美术课程开发背景第33页
  (二)开发步骤第33-35页
  (三)校本美术课程开发评价第35-36页
  (四)成效与反思第36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美术课程开发案例第36-49页
  案例一:《沈阳老边饺子》(“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36-41页
  案例二:《锡伯族喜利妈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第41-44页
  案例三:《上口子高跷》(“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第44-46页
  案例四:《东北古建筑传统彩画、油饰》(“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第46-49页
总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8页
后记第58-59页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学研究--以沈阳市部分高中为例
下一篇:情境创设对初中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