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学案导学模式的实施背景 | 第8-10页 |
·素质教育需要学案导学 | 第8-9页 |
·时代发展需要学案导学 | 第9页 |
·学生发展需要学案导学 | 第9-10页 |
·实现“高效课堂”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15-20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 第15-17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15-16页 |
·教学模式 | 第15页 |
·学案的涵义 | 第15-16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 第16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16-17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页 |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初中地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研究 | 第20-36页 |
·个案学校的地理课现状与分析 | 第20-26页 |
·对学生的调查 | 第20-23页 |
·对教师的调查 | 第23-25页 |
·分析与结论 | 第25-26页 |
·学案的设计和编写 | 第26-29页 |
·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原则 | 第26-29页 |
·学案的设计 | 第26-28页 |
·“学案”的编写原则 | 第28-29页 |
·学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9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施 | 第29-36页 |
·实施原则 | 第29-30页 |
·实施的过程 | 第30-31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案例 | 第31-36页 |
第4章 初中地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 第36-41页 |
·实验设计 | 第36-37页 |
·实验对象 | 第36页 |
·实验程序 | 第36-37页 |
·实验准备阶段 | 第36页 |
·实验实施阶段 | 第36页 |
·实验总结阶段 | 第36-37页 |
·教学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39页 |
·比较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主体意识 | 第37页 |
·比较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地理学习兴趣 | 第37-38页 |
·比较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业成绩 | 第38-39页 |
·实验结论 | 第39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39-40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第40-4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1-43页 |
·本文研究的总结 | 第41页 |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讨论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