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安徽高考自主命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研究(2009-2013)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高考发展的需要第13-14页
     ·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第14-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研究综述第16-18页
     ·研究概况第16-17页
     ·研究成果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文献研究法第18-19页
     ·数量研究法第19页
     ·描述性研究法第19页
     ·经验总结法第19页
     ·分析综合法第19页
     ·调查法第19页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2章 历史高考试卷编制原则、程序和评价指标第21-30页
   ·历史高考试卷编制原则第21-24页
     ·目的性原则第21-22页
     ·科学性和时代性原则第22-24页
     ·规范性、稳定性原则第24页
   ·历史高考试卷编制的基本程序第24-27页
     ·编制命题计划,制定命题计划流程表第24-25页
     ·试题的命制:选题、改题和编题第25-26页
     ·组卷第26页
     ·制定参考答案、设置详尽的评分标准第26页
     ·专家审查、样本测试,最终审核定稿第26-27页
   ·历史高考试卷编制的主要评价指标第27-30页
     ·信度第27页
     ·效度第27页
     ·难度第27-28页
     ·对教学的“指导性”作用第28-30页
第3章 安徽省历史高考自主命题发展历程第30-37页
   ·全国高考发展历程第30-32页
     ·20世纪高考发展概况第30页
     ·21世纪以来高考发展概况第30-32页
   ·全国历史高考试卷的发展变革第32-34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上半期:重基础知识考查第32-33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上半期:重历史思维考查第33页
     ·1995年至今:重历史思维、综合能力考查,强化创新意识第33-34页
   ·安徽省历史高考自主命题发展历程第34-37页
     ·高考自主命题制度发展历程第34-35页
     ·安徽高考自主命题发展历程第35-37页
第4章 2009—2013 年安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分析第37-56页
   ·试题整体结构分析第37-38页
     ·试卷基本构成第37页
     ·试题题型、题量、分值分布第37-38页
   ·试题类型分析第38-44页
     ·选择题第38-41页
     ·非选择题第41-44页
   ·试题考查内容分析第44-56页
     ·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考查内容分析第44-46页
     ·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考查内容分析第46-49页
     ·必修、选修部分考查内容分析第49-51页
     ·时政、社会热点相关考查内容分析第51-54页
     ·高考《考试说明》对安徽高考示范性作用分析第54-56页
第5章 安徽高考历史自主命题特点、不足及发展趋势第56-83页
   ·自主命题的特点:重“徽风皖韵”,安徽特色浓郁第56-74页
     ·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稳固,试题编制形成安徽固有模式第56-59页
     ·命题坚持“题在外、根在内”原则,注重运用安徽元素第59-61页
     ·考查全面、突出主干,讲求“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第61-64页
     ·强调“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第64-73页
     ·贴近生活、考查热点,突出“以史为鉴”作用第73-74页
   ·自主命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74-78页
     ·考查内容和分值比例方面第74-76页
     ·试题难度方面第76-78页
   ·自主命题的发展趋势第78-83页
     ·巩固安徽特色,稳中求变、求新第78-80页
     ·注重能力考查,实现从重“知识立意”向重“能力立意”转变第80-81页
     ·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比重,试题的开放性趋势加强第81-83页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第89-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达国家中小学节能减排教育研究
下一篇:高中美术生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基于无锡市湖滨中学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的研究